還得是印度,不給美國面子后,印度又打響“去英語化”的第一槍

導讀俄烏沖突背后引出的西方陣營分裂,也讓不少國際網民開了眼。首先是沙特這一個“堅定盟友”強硬甩開美國,然后又是印度強硬反駁美國,堅決不...

俄烏沖突背后引出的西方陣營分裂,也讓不少國際網民開了眼。首先是沙特這一個“堅定盟友”強硬甩開美國,然后又是印度強硬反駁美國,堅決不肯登上美國陣營的“賊船”。不僅于此,印度在反駁美國后,又釋放出了真正的“獨立”信號。不得不說,在俄烏沖突引出的國際大戲中,還得看印度怎么做。

印度中央邦已經做出了行動,召集了近百名印地語專家組建翻譯團隊,將英文版的醫學教材翻譯成印地語版本,同時要求當地的公立學校在傳授醫學知識的時候,必須使用印地語。目前這支翻譯團隊,已經完成了大學一年級的教材翻譯,正在加班加點的翻譯更高年級的醫學教材。

而這樣“去英語化”的行動,也被看作了印度真正“獨立”的信號。就像印度總理莫迪說的一樣,英語僅僅是溝通的一種語言,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專業知識,因此英語對印度沒有那么大的重要性,反而讓印度居民不斷的產生“奴隸心態”,只有從國家層面上淡化了英國的存在,才能讓印度公民從“奴隸心態”中徹底走出來。

這樣的話說得也沒錯,自從英國人抵達印度后,印度公民就再也沒有享有過完整的國家主權,只能成為英國人賺錢的工具。直到二戰完全結束后,在印度人民的反抗下,在西方國家的施壓下,英國才允許了印度獨立。然而,這樣的獨立,只是名義上的獨立。

因為無論是經濟命脈,還是科學技術,又或者基礎教育,都被英國人牢牢的抓在手中。不僅于此,英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對印度的侵蝕也是非常嚴重,甚至讓印度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文化獨立性。而英語在印度的普及,可以說就是西方國家文化、經濟、技術“殖民”印度的幫兇。

因此,現在印度打響了“去英語化”的第一槍,就是印度想要真正獨立的信號。事實上,最近一年的印度也確實強硬,不止一次的公然反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俄烏沖突后,印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強硬,壓根不在乎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威脅,或者利益誘惑。

就像印度外交部長說的一樣,印度就是印度,印度政府也是印度政府,不是其他國家麾下的印度政府,如何處理國際事件,如何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系,都會把保證印度利益當作基礎,就像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系和持續貿易,就是保證印度利益的最好方式,而和美國走在一起帶來的影響,將會覆蓋印度各領域,只會讓印度越來越落后。

而在印度外交部長說出這番話之前,美國政府剛剛施壓印度,要求印度在所有場合上遠離俄羅斯,加入到美國陣營內。因此,印度強硬反駁美國的事情,也被看作了印度“去西方化”的信號。

事實上,現在邁出“去西方化”第一步的不僅僅是印度,還有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就在不久前,沙特兩次反駁了拜登的說法,一點都沒有給美國留面子。不僅于此,沙特政府更是在隨后補充道,沙特沒有理由聽取美國的意見,更沒有理由被美國指手畫腳。

總而言之,一場俄烏沖突,雖然美國不是直接的參與方,但還是讓大部分國家看到了美國的真實面目。只要是遠離美國的國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美國霸權一旦站穩腳跟,一旦俄羅斯無法在前面頂著,那么最后受傷的還是他們。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