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本人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或淵視點”,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今天是個好日子,因為我們說過“定錨”之日就意味著統一將只剩下一段共享單車的距離,現在是臺灣臺北的101大樓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地向大陸靠近......
從今后,“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將成為對臺工作的一個新任務。
島內一群綠“獨”驚若寒蟬,蔡英文注定今夜惡夢連連。
與此同時,香港媒體引述衛星圖片報道,福建與廣東幾處對臺前線機場都在加快翻新與擴建。
事實上,早在2021年就有臺媒報道,稱位于臺島對面的福建的2個軍用機場已經在進行翻建。臺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延稱,解放軍的戰機若從這些機場起飛,那么七分鐘就到臺灣上空了。
而此次港媒報道,兩岸軍迷根據最新衛星圖片發現,目前不僅福建沿海三個空軍基地翻新擴建后啟用,廣東惠州機場也于日前啟動擴建。
于9月28日開始擴建的惠州機場是小型軍民兩用機場,據谷歌衛星圖片顯示面積不大的停機坪上停滿了飛機。除少量民航機,其余都是軍機,包括殲-11戰機,空警-500預警機、殲-10、殲-8F和軍用直升機。
而位于粵東北的興寧軍用機場,與惠州機場一樣,對未來臺海戰事有重要支援功能。興寧機場除部署轟-6K遠程轟炸機和預警機、運-20大型運輸機外,還可部署空潛-200(運-8Q)、空警-500等,以及殲-10等機型。可執行空中加油機,支援軍機遠程奔襲等任務。
可以說,目前對臺的軍事部署已經完成了極細致的戰術化籌備,可以隨時進入實戰狀態。所以,這也是近期美國及臺島內部不斷釋放所謂2023年臺灣“有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此時此際,蔡英文民進黨當局不但沒有認清趨勢現實,反倒繼續圖謀負隅頑抗。最新消息是按照美國的主子的要求指使臺積電對大陸公司斷供芯片。
10月22日據美媒報道,臺積電已暫停為上海初創企業壁仞(Biren)公司供應芯片。也就是說,臺積電已經向美國的所謂“芯片制裁”徹底妥協,完全配合美國實施對中國的芯片圍堵戰略。
據彭博社上周五報道,本來上海壁仞公司已經得出結論,其從臺積電生產的人工智能芯片因為不符合限制標準,所以不受美國最新的出口限制覆蓋;同時,臺積電這個所謂的“斷供“也是在自己并沒有就對向壁仞供應的芯片是否符合限制門檻得出結論就單方面停止了供貨。
這就是說,臺積電現在已經完全淪為美國的工具,并在蔡當局的命令下執行了美國的所謂“禁令”。
這也直接證明了,蔡英文當局及臺積電等臺企是準備在幫美國圍堵中國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了,已準備徹底與大陸決裂。
臺當局如此分裂中華民族,賣祖求榮,想來也是做好了破罐破摔的準備,那我們就早一點成全它吧!
趨勢是一種力量,在推動著人類社會的歷史車輪不斷向前。
并且在一個“趨勢”的運行過程中,發生所有的事件,隨機的、設計的也都會推動這個趨勢的形成,而不會是阻滯它。
所以,另外一件大事同樣也在此時發生了。
在俄軍新任指揮官的指揮下,俄軍轉變了打法,摧毀了烏克蘭40%的能源設施。
美國終于坐不住了,準備重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采取的“中段介入”戰略。
據22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來自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的4700名士兵已經被部署到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境內,正與該國軍隊進行聯合軍事演習。這是二戰后該師首次部署到歐洲。
含義就是美國準備“下場”了。
美國在此前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靠這種在戰爭初期保存實力,在各方打得人困馬乏時突然出手,改變戰場平衡,牢牢地占據著戰勝國的位置享受戰果。
但這次它會成功嗎?顯然不會再有這個機會了。
為何此次俄烏沖突,中方一直保持冷靜、克制,即使面對戰略伙伴俄羅斯也同樣如此?也從沒有像美國及歐洲各國一樣上竄下跳!
答案就是我們要為這個世界保留最后一份安定天下的實力。所以,鬼不動,我不動;美動,我則必動。
所以,美國就去俄烏邊境部署吧,部署的軍隊越多越好。
而在“定錨”之后,我們這個統一的時間表就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