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穿名牌,放學變山寨,家長去討要卻遭嘲諷:你在高貴些什么?

導讀錢是個好東西,人人都想要,可有些事,真不是錢能說通的。可以說,一有了孩子之后,家長就會一夜從“小康”降為“溫飽”,甚至“貧困”。畢...

錢是個好東西,人人都想要,可有些事,真不是錢能說通的。

可以說,一有了孩子之后,家長就會一夜從“小康”降為“溫飽”,甚至“貧困”。畢竟“四腳吞金獸”可不是浪得虛名啊,無論是生活還是教育,都少不了大額投入。

但隨著教育內卷的加劇,教育成本近一步提高,生活成本上的預算就難免降低一些。因此除了部分家庭條件突出的學生,大部分的家長會選擇在“某夕夕”等平臺給學生買衣服。

只不過有穿著“某夕夕”上學的學生,就有穿著名牌上學的學生,這次家長間的沖突,就是因為兩件同款的學生衣服。

上學穿名牌,放學成山寨,家長討要卻遭嘲諷

對于學生們來說,家長出差是件好事,一方面管我們的人少了一個,另一方面,家長回來的時候總會給我們帶一些小禮物。比如這位小學生,就得到了一個名牌小外套。

家長給學生換上了新衣服,看著她去上學,沒想到回來之后,卻發現學生身上的衣服變了,雖然大體樣式差不多,但字母等小細節不同,衣服質量也遠不如早上出門前。

家長仔細一問,原來是學生和班級另一位同學穿了同款衣服,中間換了。家長找到另一位同學,該同學也承認有這一回事。因為看到彼此是同款,好奇就換著穿了一下。

問清楚原因之后,其實讓兩個學生交換一下衣服就可以圓滿結束了。但沒想到這時,對方學生的家長加入了戰斗,在學生都已經承認的情況下,堅決表示自己家孩子是正版。

同時對來找衣服的這位家長進行了嘲諷,表示這位家長買的是山寨版,過來碰瓷。這讓女生家長十分生氣,這不是既不想還衣服回來,還要潑一盆臟水的意思嗎?

雖然學生父親說讓母親息事寧人,但家長一是擔心就這么定罪,孩子以后在學校要被說閑話,二是自己也的確受不下這口氣,于是直接對對方家長表示可以報警處理。

聽見警察,總算是有了點震懾力,讓對方家長不情不愿的還回了衣服。這位第一視角的家長可以說也是十分果斷,遇到胡攪蠻纏的存在,確實不應該留面子,更不應該退縮。

不過評論區卻有很多網友指責這位找回衣服的家長,表示該家長為了一件衣服就堵在學校門口喊叫,實在是沒素質的行為。也有家長說給小學生穿名牌,不就是等著被搶嗎?

“小學就炫富,不偷你偷誰?”家長發言下的評論區畫風清奇

乍一看,很多網友的話好像也有些道理,但實際上這就是經典的“受害者有罪論”,拋棄事情本質和重點不看,單單從受害者身上挑錯,自然也就只能得出偏頗的結論。

而這件事情本質是什么呢?一位家長明知道是兩個小學生穿錯了衣服,卻不僅不承認想要將衣服據為己有,還對對方家長實施辱罵,甚至硬安罪名的行為,這樣的家長才是最應該譴責的。

至于本文中第一視角的家長,幫學生要衣服也好,討公道也好,是天經地義,不管是600塊的衣服,還是六十塊的衣服,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不違法,那就是合理且有必要的。

就像這位家長說的,不占理對面家長都能這么無賴,以后也難保會在學校給自家學生潑臟水。如果這件事不在校園門口分個明了,那自家學生的三觀難免不被動搖。

而像部分網友也提到了給對方學生留點面子的事情,確實,這樣的場景對于對方學生的三觀形成有很大沖擊,但這罪過實在也不應該由受害家長承擔,而是對方家長一力造成。

因此,后果也應該由對方家長一力承擔。也盼望對方家長能夠吸取教訓,不要做讓學生抬不起頭的事情,回家也要好好教育。畢竟在這件事上,學生和家長學到的實在不是什么好品質。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學生小的時候沒有所謂三觀,主要還是通過模仿家中長輩的行為來塑造三觀的,所以如果家長為人處世三觀不正,學生也很難形成良好三觀。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想著給學生怎么吃好穿好,而是更應注意自身品德,給學生良好的家庭教育,給學生良好的道德影響,這才是家長應該給學生最珍貴的禮物。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