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日本是科研大國,試圖發動超高技術突襲,贏得新太平洋戰爭?

導讀據軍事專家PY分析指出,不久前日本政府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仍然提出了一份將防衛費在未來五年連續提升的計劃,到2027年日本防衛費用很可...

據軍事專家PY分析指出,不久前日本政府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仍然提出了一份將防衛費在未來五年連續提升的計劃,到2027年日本防衛費用很可能會翻倍。新增加的大量防衛費是被投入新武器、新軍事技術研發當中的。全世界都說日本是科研大國,這一點不能否認,畢竟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科學家狂攬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

而且日本確實正在研發一批超高技術武器,包括第六代戰斗機、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超高音速導彈等。日本在歷史上也喜歡“憋大招”,用零式戰斗機、大和級戰艦等一鳴驚人,搞“技戰術突襲”。那么,未來日本如果試圖發動“超高技術突襲”,是否能夠贏得“新太平洋戰爭”呢?對于日本的鄰國,各方面沖突愈發激烈的中國而言,這是深刻問題。

所謂“技戰術突襲”現象得以發生的實質,是日本軍方的指揮官、作戰人員、技術設計師等的結合而成的“火線設計”。在軍事上要實現技戰術突襲,除了擁有能夠采用“超越思維”的技術專家之外,還必須有高素質的既懂軍事指揮和作戰,又懂技術的軍事指揮專家,以及有實戰經驗,能夠理解戰術問題的一線作戰人員的共同參與。而目前,日本雖然不缺錢也不缺科研人員,但在實戰軍事指揮專家這塊顯然是一塊空白。

僅憑某一件“新兵器”,或某方面人才的“冥思苦索”或“奇思妙想”去尋求技戰術突襲是非常不現實的,充其量不過紙上談兵而已,即使得以一時奏效,也是“跳墻之作”。拿日本自衛隊現在最為重視、投入最大的“出云級”航母改造方案來說,按照日本海上力量“野蠻改裝”的傳統,如果為了單純增加載機數量,一定會拼命壓榨其他方面的性能,并透支所有的性能潛力來增大載機數量。

例如,二戰時初代“加賀”艦的最大載機量曾達到81架。據日媒報道,在《防衛大綱》中建議“出云”級可采用戰斗機與直升機混編模式,搭載10架F-35B和一定數量的直升機。或者改造完成的“出云”級航母要求搭載12架左右的F-35B,并且能夠同時起降5架艦載機。但對于已經建造了“福建”號航母并向更高目標邁進的中國海軍而言,不值一提。文/PY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