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綜合俄烏媒體消息,烏克蘭內務部長顧問格拉先科稱塞瓦斯托波爾港發生爆炸,隸屬俄黑海艦隊的一艘護衛艦、一艘登陸艦在內四艘軍艦被爆炸殃及。與格拉先科透露這一消息同時,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稱黑海艦隊艦艇在軍港遭受無人機攻擊,俄方擊落了所有無人機,其以“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克里米亞半島遭受的最大一次襲擊”形容此次襲擊事件,并指出敵方出動了無人機及“遙控水面艦艇”。
俄國防部隨后將該起事件定義為英專家參與策劃、烏軍方對塞瓦斯托波爾港發動的“恐怖襲擊”,因攻擊范圍波及了民用船只。俄外交部的聲明中進一步指出,烏軍以運送農產品的人道走廊通過無人機等設備發起對黑海艦隊及港口基建的襲擊,也因此,俄方不能確保黑海糧食貿易中船只處于安全狀態,黑海糧食貿易只能處于無限期暫停狀態。受此影響,俄已將相關事項向聯合國秘書長反饋,表明俄羅斯將不再推動黑海烏克蘭糧食轉運事務。俄農業部長則指出,接下來的4個月時間俄羅斯將無償向極端貧困國家援助50萬噸糧食,俄羅斯有5000萬噸的當季糧食出口潛力,俄將以合理價格向所有需求國家供應糧食,完全對烏克蘭糧食進行替代。
俄方稱,烏軍以無人機、無人艦艇突襲方式攻擊俄黑海艦隊并造成民用船只受損。從俄國防部的反應強度來看,遭受爆炸的艦艇可能喪失了戰斗力。而從打擊方式來看,無人機尤其是無人艦艇的使用超出了烏軍事能力的范圍,背后有著北約深度參與的影子,俄國防部指出“英國軍事專家”參與了該起襲擊并非空穴來風。
黑海是烏克蘭進行糧食出口的唯一海上通道,隨俄軍從敖德薩方向的蛇島撤出、俄烏雙方在土耳其、聯合國等的協調下達成糧食出口協定,黑海一定程度上達成了軍事穩定狀態,俄烏雙方在黑海的偃旗息鼓是烏克蘭對外海上糧食出口線路穩定的重要保障。烏基礎設施部10月29日稱,自8月1日以來烏方已實現900萬噸以上糧食出口,烏方仍準備繼續對外轉運糧食。
但當下,隨著俄黑海艦隊及相關船只遇襲,黑海的軍事平衡狀態已無法維系,烏克蘭繼續出口糧食的愿景恐怕只能破滅,而盡管北約極力否認,但俄烏沖突的軍事現實說明,北約先進軍事裝備、技術乃至相關人員已大量投入到俄烏交鋒前線并在極力促成俄烏沖突形勢的激化,這一過程中,無人機、無人艦艇便是一大模糊地帶,外界無從判斷背后操縱者到底是烏軍事人員還是美英為主的北約軍事人員。俄烏沖突激化合于美國引爆歐洲安全環境收割歐洲的圖謀,而在此次事件中,俄烏雙方無疑均為受害者。俄軍艦遭受損失,烏克蘭則自此喪失海上糧食出口通道,陷入財政狀況更加惡化的境況。
從北溪天然氣管道在北約防區被“不明國家”炸斷到克里米亞大橋恐襲事件發生再到俄黑海艦隊艦艇遭襲并中斷烏糧食海運路徑,俄烏沖突在一步步走向激化,俄羅斯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點名“英國軍事人員”,這顯示著,俄與美英撕破臉皮的標度線,也在一步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