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現在英國民眾只希望一件事:約翰遜回來當首相

導讀本以為,英國首相特拉斯上臺不到50天就遭遇眾叛親離,相位不保的局面,是個罕見的“事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首相所遭遇的一切卻越來...

本以為,英國首相特拉斯上臺不到50天就遭遇眾叛親離,相位不保的局面,是個罕見的“事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首相所遭遇的一切卻越來越像一場“鬧劇”。

我們都知道,特拉斯推出的“迷你預算案”重創了英國金融市場和民眾信心,招致大規模反對,上至高層議員下至普通民眾,不少人都希望特拉斯立刻辭職。

當地時間10月18日,特拉斯在英國民眾中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10%,大約有八成英國人對特拉斯持反對態度。同時,還有55%的受訪英國保守黨成員也希望特拉斯辭職。如今,保守黨內部已經發起對特拉斯的“逼宮”,還有議員直接挑明,特拉斯已經完蛋了。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特拉斯完蛋了,那么誰會成為繼任者呢?調查結果顯示,得票率最高的人選是前首相約翰遜,支持率高達32%,前財政大臣蘇納克位居第二,支持率為23%,國防大臣本華萊士以10%的支持率排行第三。

搞笑的是,前首相約翰遜的支持率相比下臺時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有所升高。我們都知道約翰遜是因為幾個月前的丑聞下臺的,并不是因為他在政策上犯了什么錯誤,即便是下臺之前,約翰遜在保守黨內和民眾中的支持率一直不錯。

而且約翰遜憑借在烏克蘭沖突中的一系列操作,非常出色地扮演了美國首席盟友的角色,提升了英國在西方陣營中的形象。但你要說約翰遜做得多好那也未必,光看他在丑聞中的表現來看,人品有問題是板上釘釘的。

現在英國民眾態度反轉,只是特拉斯太差了,貨比貨得扔。當初約翰遜執政,民眾覺得約翰遜太差,可換了特拉斯后他們才知道,這還有更差的。結果,折騰了幾個月英國人終于回過味兒來:首相人品不行影響很糟糕,但要是能力不行一切都完了。

在保守黨內部,約翰遜這種類型一直很受歡迎,如果有辦法讓約翰遜和特拉斯以及蘇納克同臺競爭,后兩者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而且從約翰遜辭職后的一系列聲明看來,首相這個角色他還沒有當夠,在7月份他還通過助手放話,明年將參加總統競選。

那么,約翰遜真的有辦法代替特拉斯嗎?答案是不行,至少一年之內很難實現。按照英國法律,新首相擁有在一年之內免于不信任投票的權利,也就是說想把特拉斯趕走,只能要求她自己辭職,或者修改相關條款,但兩種方式都不現實。

更可能的局面是,特拉斯在一片噓聲中咬牙干滿一年,到期乖乖下臺。但保守黨要真的擁戴約翰遜上位,其實也相當有難度。說走就走,說來就來,這讓保守黨高層的老臉往哪里擱?

即便約翰遜上臺了,也解決不了英國的問題。平心而論,特拉斯的經濟政策惡評如潮,難道完全是特拉斯本人的原因?

特拉斯雖然沒有什么專業能力,但這些決定不可能是她獨斷專行做出的,也背了不少原本不屬于她的黑鍋。

造成英國政壇和社會動蕩不安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保守黨的積重難返,以及英國社會長久以來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這個問題特拉斯解決不了,約翰遜更加解決不了。

只不過相比特拉斯,約翰遜更會哄著大家一起忽略事實而已。現在的西方政壇已經選不出有能力的政治家了,只有小丑當道,博眼球、放狠話是基本素質,要讓他們解決實質性問題,可能比登天還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