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做出重要決定!四地進入戰時狀態,蘇洛維金發出“最后通牒”

導讀據報道,10月19日,普京做出重要決定,下令俄邊境地區進入“戰備狀態”,同時要求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4個地區進入“戰時狀態”,普京表示...

據報道,10月19日,普京做出重要決定,下令俄邊境地區進入“戰備狀態”,同時要求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4個地區進入“戰時狀態”,普京表示由于基輔政權拒絕承認上述地區居民的公投決定,并且“新納粹主義”分子正在使用恐怖襲擊的手段,對當地的重要設施進行破壞,暗殺地方政府機關人員,因此有必要進行戰時管控。

此前俄軍總指揮官蘇洛維金將軍透露,有確切情報顯示烏克蘭正密謀對赫爾松的新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進行集中的導彈攻擊,一旦大壩被毀將造成嚴重災難;普京下令頓涅茨克4地進入“戰時狀態”,顯然已經認可了公投結果,將這4地視作了俄羅斯的一部分,頓涅茨克等4地與俄邊境地區,很可能都會受到戰火波及,接下來的俄烏局勢將更加緊張。

蘇洛維金昨日表示,赫爾松市周圍的局勢,特別“緊張”,俄軍很可能會被迫做出“艱難的決定”,目前民眾已經開始從赫爾松部分地區撤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俄軍會撤離自己的防線,因為這種做法,根本無法向俄羅斯國內交代,也不符合俄軍目前的戰斗形勢。

那么他提到“艱難決定”會是什么?很可能是啟動對烏軍以及前線城市的大規模打擊,甚至是地毯式轟炸,也就意味著,俄軍將會開始全面地無差別打擊,自從普京臨陣換將以來,俄軍改變了以前地面推進的戰法。而是以烏中心大城市的基礎設施為目標,每天都會對烏克蘭進行空襲,導致烏克蘭境內人心惶惶。

蘇洛維金在公開表示,采用之前的打法就意味著會犧牲更多的俄士兵。俄方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優勢來打,甚至有足夠的力量與技術逼迫烏克蘭投降,俄軍對于烏克蘭無差別的導彈攻擊,遭到了美國西方的強烈指責。但蘇洛維金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盡快讓基輔方面妥協,久戰對于俄羅斯不利。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俄方開始大批量采購伊朗彈道導彈,主要是伊朗的Fateh-110和Zolfaghar導彈,射程分別為射程300和700公里,對此外界開始猜測,俄軍的導彈庫可能已經見底,同時也暗示俄羅斯軍隊可能會有大動作。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后,俄軍使用的導彈主要是圓點U型彈道導彈和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前者射程120公里,后者射程480公里。雖然這兩款武器威力很大,精度也比較高,但俄軍彈藥儲量不足,因此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被俄方叫停。

之后在10月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后,俄羅斯才拿出一些庫存,打擊了基輔和哈爾科夫等多地,使用的也不是伊斯坎德爾,而是KH-101巡航導彈。因此對于俄羅斯來說,此時大量采購伊朗導彈,無疑是解決導彈不足的最佳選擇之一。

但是烏方面顯然是不會眼睜睜看著四個州落入俄羅斯手中的,一定會在今年冬天前組織相應的軍事行動。不過,現在烏軍的兵員和武器彈藥補給暫時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俄軍大概率會選擇先發制人。

此前卡德洛夫曾經建議過,讓俄羅斯邊境實施戒嚴,然后在烏克蘭,使用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現在看來不排除有這種可能,蘇洛維金承認,當前赫爾松等地區的局勢十分緊張,為此俄軍或許得考慮做出“艱難決定”。外界認為這是對烏克蘭的“最后通牒”。

蘇洛維金在警告烏克蘭,要想和平就趁現在抓緊機會,如果繼續給美國和北約與俄羅斯打代理人戰爭,那么俄羅斯就會不客氣了,最近俄烏沖突緊張局勢加劇,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發出通知稱,當前烏克蘭安全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并要求在烏的僑民撤出烏克蘭,大戰似乎一觸即發,接下來局勢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