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兩國在秘密談判?不是秘密的秘密,兩個核大國都要踩“剎車”

導讀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就一直在煽風點火,時而為烏克蘭提供海量的軍事援助,時而在國際社會上孤立、指責俄羅斯。美國國內一度以“堅決支...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就一直在煽風點火,時而為烏克蘭提供海量的軍事援助,時而在國際社會上孤立、指責俄羅斯。美國國內一度以“堅決支持烏克蘭”為政治正確,誰要提出一點反對的意見,就會遭到口誅筆伐。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正在逐步調整其對烏對俄政策,為局勢降溫的態度越來越明顯。當地時間十一月六日,著名媒體《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連日來與俄羅斯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等人進行了一系列秘密接觸。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最近數月以來一直在與俄羅斯總統國際事務助理尤里?烏沙科夫和俄安全會議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進行秘密談判。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美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周一,沙利文本人證實,他的確在與俄羅斯有關人員接觸,以討論避免俄烏沖突外溢以及釀成核戰爭,不過并未要求烏克蘭應當向俄羅斯讓步。但是有媒體爆料稱,美國總統拜登及其助理曾經勸說烏克蘭政府,收回那些“堅決不與俄羅斯談判”的言論,否則可能會讓其他國家不再對烏克蘭提供支持。還有消息人士透露,沙利文與俄羅斯高級官員之間的接觸并未得到白宮內部的一致支持,因為很多美國高級官員認為目前和俄羅斯進行談判很難獲得實際成效。而俄方對沙利文的這番表態的態度似乎也不甚積極,俄羅斯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西方媒體時常發布虛假消息,俄方對沙利文與俄方高官接觸一事無可奉告,建議向美國政府核實此事。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向記者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開展談判沒有任何前提,只有一個重要條件,即烏克蘭表現出善意。

客觀地說,沙利文與俄羅斯討論避免核戰爭和防止俄烏沖突外溢的問題實在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俄羅斯已經多次表示,絕對不會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更何況,目前俄軍已經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對烏作戰之中,無暇擴大沖突。反而是美國,一方面,美國空軍準備將B61-12戰術核武器部署在歐洲,另一方面,美軍將陸軍王牌部隊第101空中突擊師部署在羅馬尼亞東部邊界。如果說哪個國家最有可能導致核戰爭和俄烏沖突擴大化,那這個國家非美國莫屬。若美國真的想要避免核戰爭和沖突擴大化,只要約束好自己,不要繼續挑釁俄羅斯即可,這完全是美國政府可以單方面進行的事情。也難怪佩斯科夫對沙利文的這番表態并不感興趣了。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稱,在核緊張局勢中,拜登助手與俄羅斯官員進行談話

有分析人士認為,沙利文是打著“避免核戰爭和沖突外溢”的旗號,和俄羅斯進行實質性的談判接觸。最近幾天的消息似乎可以說明,拜登政府對俄烏沖突的態度已經出現了顯著地動搖,從沖突爆發之初的堅決支持,到現在左右為難。如今已經有共和黨參議員公開表示,一旦奪回國會,一分錢也不會再給烏克蘭;此前還有三十名民主黨籍國會議員聯名上書,要求拜登削減對烏援助。目前的戰況也說明了,如果北約不親自下場,烏軍是不可能在俄軍準備充足的情況下突破俄軍防線的,通過烏克蘭來“削弱俄羅斯”的目的難以實現。現在的烏克蘭這枚棋子的利用價值已經耗盡,美國決策層已經在嚴肅考慮何時將其拋棄了。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左)和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 資料圖

不過拜登政府此前將援助烏克蘭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之上,如果現在拜登政府放棄了烏克蘭,勢必會對其威信造成沉重打擊。去年拜登政府坐看阿富汗親美政權土崩瓦解,已經給美國的信譽造成了難以挽回的重創,如果現在再拋棄烏克蘭的話,美國的一眾盟友必將離心離德。這便是拜登政府拒絕拋棄烏克蘭的直接原因,只不過現在烏克蘭對于美國來說已經成為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若將其放棄,勢必會打擊美國的信譽;可若不放棄,就必須為其源源不斷地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考慮到目前烏克蘭大量基礎設施被俄軍摧毀,未來美國提供的援助可能還要增加。因此拜登政府只能扭扭捏捏地派出沙利文,以“防止核戰爭和沖突外溢”為掩護,和俄羅斯進行接觸。如果未來拜登政府可以找到合適的借口,那么很可能會就坡下驢,撤銷對烏克蘭的一系列援助。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就外國媒體發表的有關西方正在推動基輔與莫斯科進行對話的文章作出回應,并提出了與俄羅斯開始談判的條件。他在其Telegram頻道的視頻信息中稱:"恢復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戰爭造成的所有損失,懲罰每個戰爭罪犯,并保證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這些是絕對明確的條件。

而俄羅斯對美國伸出的“橄欖枝”并不感興趣,這也并不令人奇怪。美國幾次三番地對俄烏雙方的談判進行破壞,還為烏軍提供武器裝備和情報支援。眼下俄軍新動員的部隊已經有超過八萬人奔赴戰場,而烏軍已經疲憊不堪。此時美國是否放棄烏克蘭,已經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了。因此佩斯科夫才會冷淡地回應,要有關人員去找白宮核實。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