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學堂
樹洞,樹洞,我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女人嗎?
當然不是。
在2019年,博雅小學堂微信公眾號上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1733位媽媽參加了調查。從這些樣本中,我們得以體驗這一代中國式母親的共性與個性,并窺探到一些事實和情緒。
經過疫情3年,你有哪些變化?讓我們一起回顧和展望。女性還有別的生活可能性嗎?今晚博雅直播,一起看見哈佛、京都、柏林的女性故事,點擊預約??
01
中國式媽媽,
你對自己滿意嗎?
在參加調查的1700多位媽媽當中,只有16%的人對自己滿意,還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
而本次調查的最高票數,1178票都投給了這樣一個選項——接受生命的不圓滿。
一方面,這意味著中國式媽媽正走向成熟與圓融,愿意在退而求其次的關系中,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另一方面,中國式媽媽要承擔更多角色壓力,擁有更少支持系統,生命的不圓滿從此將是生活的常態。
02
誰排第一
孩子還是伴侶?
本次調查一個最突出的現象,是伴侶的低存在感。
在生活中重要順序排序中,“自己、父母、伴侶、孩子、閨蜜“等五大選項中,1014位媽媽選擇了把孩子排在第一順位,只有67位媽媽把伴侶放在第一位。
因而對大多數媽媽來說,令人大跌眼鏡的不是”爸爸去哪兒“,而是爸爸哪涼快哪呆著去,或許這才是生命的那個缺角,導致生命不圓滿的源頭。
中國式夫妻,正在自己的世界里邊緣化對方。那個一丈之內的男人,同床共枕的搭檔,沒孩子可愛,沒自己牢靠,沒父母無私,于是其重要性排在倒數第二位,這是中國式婚姻進化的結果。
所以43%的中國式媽媽,生活中最愉快的時光,是和孩子度過;15%的人,是和自己度過;2%的人,是和同事度過。和伴侶共度好時光的媽媽,還不到五分之一。
好消息是,你不用再為愛情牽腸掛肚,渴望獨處的媽媽,居然和渴望親密關系的媽媽比率一樣高。
壞消息是,良好的親子關系,一定是建立在親密的夫妻關系之上。
于是中國式媽媽目前最焦慮的關系選項里,親子關系高票當選。它對幸福的破壞程度,幾乎相當于是夫妻關系加婆媳關系的總和。沒有更糟糕,只有最糟糕。
03
孤軍奮戰的中國式媽媽
不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伴侶們都成為了家庭中貌似重要,但其實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
于是,現階段,中國式媽媽常常是孤軍奮戰,因為她們最想要的是依次是健康、金錢、事業成就。
這意味著,中國式媽媽們將不得不努力維持自己的勞動能力和賺錢能力,她們想要的月亮,都得自己扛梯子,自己去摘。
所以30%的中國式媽媽寧為職場關系焦慮,不為夫妻關系勞神。神勇伴侶或者可以加分,豬隊友伴侶也會減分。各有前因,莫羨旁人。
04
是頂天的脊梁,
還是需要被憐惜的香和玉?
中國式媽媽愿意在自己身上花的錢,當然與她們的愿望清單高度相符。37%的媽媽愿意投資健康,29%的媽媽愿意投資繼續教育。1700多位媽媽中,只有139位媽媽愿意為美麗投資,7位媽媽愿意為娛樂投資。
中國式媽媽正日益陷入中年油膩陷阱,出大力、流大汗,把自己當頂天的脊梁,而不是需要被憐惜的香和玉。14%的媽媽,認為最圓滿的生命,是努力到無能為力。
這樣的勵志勤奮、這樣的艱難自苦,前有先人,后無來者。中國式媽媽整體并未從物質匱乏年代的陰影中走出,婦女革命尚未成功,美麗的事業將不得不寄望于下一代。
05
身披鎧甲的中國媽媽,
也有軟肋?
中國式媽媽們最害怕的是失去了親人,浪費了時間,摧殘了健康,因為這意味著她們的失去了奮斗的目標,失去了奮斗的能力。
親情從始至終都是中國式媽媽最珍惜的部分,至于失去親密關系,只有13%的人最為痛心。
換句話說,伴侶變心了也并不是世界末日,只要命還在,錢還在,中國式媽媽都能變成咸魚翻身。
中國式媽媽依然心志高遠,她們最擔憂的未來不是子女出息與否,不是老之將至,而是沒有價值地度過余生。
自由高于事業,事業高于愛情,愛情高于財富,財富高于友誼。中國式媽媽永遠充滿感性與理性。所以最圓滿的生命,不是愛了想愛的人,而是做了想做的事。
2019年的三八節,我們欣慰地看到中國式媽媽終于學會了政治正確,開始愛自己,雖然媽媽們總是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想想,到底怎樣才算愛自己。
沒有記錄,就不曾存在
現在的你,如何思考這些問題呢?
點擊投出你的一票
從哈佛到京都到柏林女性生活方式的其他可能性
點亮“在看”,分享更多人
點擊原文,挑選女性成長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