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2035年義務教育在校生或減少3000萬,那當老師還會香嗎?

導讀文▏我是略略這兩年,什么最火,什么最難?我想不少人會有相同的答案,看哪人最多就知道了。考研火,考研人數年年上升,2023年考研人數達47...

文▏我是略略

這兩年,什么最火,什么最難?

我想不少人會有相同的答案,看哪人最多就知道了。

考研火,考研人數年年上升,2023年考研人數達474萬。

比考研更火的呢?那必須是考教師資格證了,2022年考教資人數達1141萬。

什么概念?2023屆畢業大學生人數為1158萬!

有一千多萬的師范生嗎?肯定不是的,因為教師資格證成為了大伙的保底退路。

沒錯,說它是“無用證書”也好,說它是“媽媽樂證書”也罷。

動不動就考研,誰都在考教資,其實也是當代大學生焦慮的外化表現。

也沒辦法,他們大學生就業是真的難呀!

考研延遲就業,考證有個保底,疫情的三年告訴了大伙,有個穩定工作是多香。

當老師香嗎?在外行看來,工資不說高,但也不會差,畢竟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水平。

另外,周末加寒暑假,以及所有法定節假日雷打不動,是任何行業也沒有的。就問你香不香?說著好像是這么一回事。

但略略我想說了,外行就是外行,你考教資也好,你想入教育這行也好,有些事兒你還沒弄清楚。考了教資,不一定當得了老師。

當了老師,不是就和公務員一樣。那要在編在崗同時是義務教育階段!

哪怕你未來就是想從事義務教育階段,現在也迎來了一個消息。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喬錦忠,他代表他們團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的團隊用模型預測了2020年到2035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齡人口的變動。

他們預測2035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或減少3000萬,那當老師還會香嗎?

任何東西,都講究一個供需關系。孩子少了,那老師還需要那么多嗎?

前兩天,略略分析了新生兒跌破千萬,對幼教和幼兒園的影響。

以前是不愁生源,現在是在搶生源。搶不到的幼兒園,自然迎來了首輪關停潮。

幼兒園不開了,幼兒園老師也就沒了工作。

新生兒減少最先影響的是0~6歲的教育階段,那么隨著時間延長,6~15歲的義務教育階段會如此嗎?

家有考生,孩子未來還要不要選擇師范,要不要當中小學老師?會不會面臨畢業即失業?

有專家說,失業潮或者“偽命題”,我國也許可以向小班化轉變,老師的重點也可以從關注集體,到關注個體。

進入小班化時代,多么美好的愿景。不想它是假的,畢竟它若成真了,老師這職業自然會更香。

從教一個班五六十個孩子,到教一個班二三十個孩子,班主任我估計都會搶著當了。

只不過,小班化任重道遠。從幼兒園的關停潮就可以看出來!

幼兒園為什么不小班化?三四十個孩子,降成十幾二十個,幼兒園老師不更輕松嗎!

問題來了,誰來養活幼兒園老師,誰來養活幼兒園。

你說幼兒園教育和中小學教育不一樣,的確不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后者是義務教育。

因為是義務教育,小學初中孩子的家長們不用花一分錢。

在幼兒園,公辦園是真心便宜,民辦園是真的貴。

那都是讀公立的小學,孩子少了,老師保持不變,小班化不香嗎?

香是自然香,到最后還是主要看財政能否負擔得起。這真不好說!

2021年我國專任教師總數增長到1844.4萬人,不是個小數目。

貴州省貴陽市已經開始實施教師末位淘汰機制,教師也許不再是“鐵飯碗”了。

況且,本來也只有在編在崗的老師端著“鐵飯碗”,合同制老師誰都保不準一碗飯能端多久。

問當老師香不香,就好比高考結束問哪個專業火,好不好就業?

誰能預測三年還是四年的情況?多少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畢業就涼涼的?

有的學生大學讀著讀著,到最后發現自己成了最后一屆,連專業都撤銷了。

這樣事兒,正在發生。所以你問我,到底還要不要學師范,到底要不要當老師。

我只想回答你:不忘初心就好!因為喜歡,再去選擇。

想當老師的你,不是因為錢,也不是因為假,而是因為喜歡和學生相處。

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不能受委屈。

人和錢,至少要有一樣不能受委屈。

當老師,你不能圖錢,你得找到教育的初心,堅定育人的使命。

所以當老師的香,應該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話題討論:

你覺得未來十五年,當老師會更香嗎?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