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教育,會讓孩子在學校當中讀書,甚至會為孩子未來的人生鋪路,孩子只要聽家長的話,就能夠按部就班地變得優秀。
但有些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愿意在枯燥的環境當中生活,而是想追求詩和遠方,哪怕沒錢,也要出去闖一闖,吉林男孩小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吉林男孩窮游6年,靠打工賺路費
小徐今年26歲,是吉林人,六年前,他在KTV當服務員,每天要從下午5點工作至凌晨1點多,工作任務是給客人敬酒和推銷酒,要經常說一些奉承的話,幾乎每天都有客人喝多、鬧事。
小徐那時候月薪能夠達到四五千元,在當地還算可以,但他并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就寫了一封辭職信,理由是:我想趁著年輕,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希望老了之后感到后悔。
當時家人是反對的,但他沒聽家人的話,帶著375元開啟了窮游之旅,他先是去到了沈陽,在一家酒店當服務員,休息的時候就出去游玩,一個半月后辭職,后來他用同樣的方式去到了錦州、秦皇島、天津、云南等地。
在大理的時候,小徐擺了一個攤位,向別人“兜售故事”,價格隨緣,他向別人講述自己一路以來的經歷,還把自己拍攝的一些明信片拿出來賣,如果對方沒錢,他可以無償贈送。
在西藏時,有騎行的人向他大喊“加油”,還有人問他需不需要搭順風車、需不需要食物。在整個旅途當中,小徐學會了攝影,拿到過文旅局頒發的攝影獎,還學會了做飯,身體素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徐說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心態變好了,雖然家人很不支持他,但他堅持并生存了下來,人生閱歷增加了很多,這才是此次旅行最珍貴的東西。
小徐看似灑脫,網友卻罵聲一片
小徐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一些年輕人一直都按照父母的指令生活,高中畢業后進入大學讀書,大學畢業后找工作,賺了錢要養活自己,工作穩定后結婚生子,人生算是步入了正軌。
而小旭則完全相反,他在應該奮斗的年紀選擇窮游,把時間都放在旅行上面,他認為年輕人應該走出去看看,將來歲數大了之后想走也走不出去了。小徐的做法非常灑脫,讓人羨慕。
可是網友們卻罵聲一片,有人問道:“窮游結束了之后,該干什么?迷茫嗎?”另一名網友說道:“幾年過去了,他收獲了什么?除了滿滿的回憶,還有什么有價值的東西?”還有人表示:“最美好的年齡,卻出去窮游,難道要一輩子在路上?30歲能立起來嗎?”
由此可見,這件事的爭議比較大,支持小徐的人覺得他很灑脫,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反對他的人則覺得年輕人不能浪費時間,該讀書的時候就要讀書,該工作的時候就要工作,要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年輕人該不該出去“窮游”?要考慮這兩點
小徐的做法,讓很多年輕人都特別羨慕,也想像他一樣活得灑脫,可這件事可不能輕易嘗試,有些問題需要提前考慮清楚,否則窮游回來之后會感到后悔,而且無法彌補。
首先,要完成學業。小徐剛開始窮游的時候,才20歲左右,而且那時候的他已經在KTV工作了,說明他沒有讀大學。這一點不值得借鑒,年輕人還是要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學習上,爭取考上一所好大學,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礎。
其次,要以工作為重。年輕人應該享受自由,可工作更重要,尤其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剛離開校園沒多久,要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只有這樣做,三十歲之后才能夠在職場游刃有余。
當然,如果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好,不用考慮賺錢,也隨時都可以參加工作,那么就可以出去享受青春,回來之后安心工作,會更有動力,人生也會變得更加豐富。
總而言之,年輕人窮游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能夠享受自由,增加社會閱歷,在窮游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身體,提高社交能力等等。
壞處就是可能會荒廢學業,無法及時參加工作,不能積累工作經驗和金錢,這些都是無法彌補的事情,所以說年輕人在決定窮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互動話題:您覺得年輕人應該出去窮游嗎?歡迎大家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