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當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然在向全球各國索要更多軍事和資金援助,包括他們的“戰后重建費用”,但沒有得到太多響應。截至上個月月底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大約200億美元的援助,是他們的“頭號金主”;美媒曝拜登對澤連斯基基本上是有求必應,不僅提供給他們大量的常規武器、軍援物資、人道主義物資,甚至不顧俄方警告向烏克蘭提供“海馬斯”等先進武器,還向他們撥付政府基本開支所需的費用。美媒還認為如果拋開拜登政府的援助,現在俄烏沖突“或許早已經結束”。
31日全美廣播公司(NBC)曝光了拜登和澤連斯基一則不為人知的往事:前者在電話中大發雷霆,讓這位烏克蘭總統戰戰兢兢立刻“認慫”。事情發生在6月份,在這通電話打之前,美方已經批準了對烏的一筆10億美元軍事援助;這筆援助(第二季度對烏克蘭撥款方案)是拜登頂著巨大壓力爭取來的,因為上半年對烏克蘭的支出“超額”,共和黨人大肆批判拜登濫用撥款權限,對烏援助撥款一次性就高達數百億美元,而民眾還生活在物價上漲和通脹的危機中;不過經過一番辯論,最終第二季度方案還是順利獲批了。
隨后拜登政府將這一好消息通過電話告知澤連斯基時,對方表現得非常冷漠。消息人士稱澤連斯基在電話中非但沒有感謝美國,反而開始列出烏克蘭需要但美方沒有提供的額外幫助,意在指責美方的援助“還沒有做到位”。終于這些言論讓拜登失控,并在電話中提高嗓門吼澤連斯基,提醒他“要表現出來感激”。提供消息的人并沒有披露拜登具體說了什么,可能還有其他更暴躁的言論。
結果在掛完電話后,澤連斯基立刻“認慫”,并當即發表了一份聲明,贊揚美國的慷慨援助。事情到這里就告一段落,美方后來仍然對烏克蘭提供援助,似乎沒有受到該事件的影響。美媒還猜測澤連斯基大概率在電話中也道了歉,而且后續也不敢繼續抱怨美方的“不足”——他自6月份后多次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布對美國的“感謝信”,很顯然是受到了電話事件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導致拜登對澤連斯基發火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烏克蘭總統本人將自己的“地位”看得太高,似乎他不是一個求援助的人而是合同的付款方,對美國交付的貨品非常不滿意而挑剔。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澤連斯基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醒歐洲,烏克蘭人是他們的“盾牌”,理應得到更多關注,這說明在某種程度上澤連斯基認為他們比歐洲國家地位更高。對此還有評論稱:“在拜登的眼中,澤連斯基只是一個利用工具,他需要用這個像斧頭或者鉗子一樣的工具來砍倒一棵叫‘俄羅斯’的大樹,當有一天那個斧頭向他發牢騷‘你要讓我多休息’時,可想而知他發火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