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家教案例,總是離不開和諧和信任。失敗的教育,大部分也有共同之處,家長對子女的約束,不是過度嚴格,就是溺愛放縱。
教育之事無小事,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印在了家長的腦海里。自己的事再大也可以放下,孩子的事再小家長也不敢忽視。
即便是已經年滿18歲,考上大學以后,家長也不敢輕易放手,依舊呵護備至,生活費上有求必應,生怕獨自在外求學的子女受委屈,從而影響學業。
廣州一女大學生曬出生活費賬單,家長覺得很正常
很多家長從子女出生后,就開始積累教育經費。義務教育階段雖然不用怎么交學費,但是課外輔導的費用,和吃穿用度,哪一項都不甘落后于人。即便是學習成績墊底的學生,家長也要想辦法在其他方面掙回面子。
家長辛勤的付出,無非是想讓子女考上理想的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家長們卻百感交集。雖是喜事,但也意味著家長要面臨更加沉重的經濟壓力。有學生在網上吐槽家長,補課時一個月6000都不心疼,現在生活費才給2000,太少了。
以往學生補課費雖貴,但是學生吃住都在家里,生活費倒是可以控制。學生考上大學后,家長除了要交學費和住宿費,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必不可少。在不同城市上大學,生活費的標準也有很大差距。
有的大學生家長不知道給子女多少生活費合適,給多了自己負擔不起,給少了又怕學生在學校遭人白眼,只能上網看看其他學生的家長是如何做的,自己也能從中借鑒。
一位家長曬出了在廣州上大一的女兒,每個月的生活費賬單。平均每個月開銷都在3000以上,家長卻覺得很正常。畢竟這次讀大學的機會非常難得,是女兒復讀兩年才考出的理想結果。
家長覺得女兒高中太苦了,上了大學是時候該放松一下了。評論區卻酸成一片,不少網友直呼,自己每個月到手的工資都不足3000元。難怪應屆生找工作難,工作一個月工資還不夠自己日常開銷,他們自然不愿意做。
網友看不下去了,這是上大學還是享受生活?
國外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需要半工半讀。他們的家長在18歲以后,就很少給他們生活費或零花錢,與原生家庭的經濟狀況沒關系,這也是培養學生獨立能力的必修課。
相反,國內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情況并不常見,90%大學生的生活費和學費都來源于家長。不少學生在大學畢業工作前,除了獎學金以外,幾乎沒自己賺過一分錢。有任何經濟開銷,都要向家長尋求幫助。即便如此,也沒擋住大學生富足的生活方式。
以這位21歲的大一女學生為例,她的日常開銷,除了伙食費、話費網費、水電費、購買學習資料的費用以外,還有奶茶零食、美發美甲、美發美甲、衣服和化妝品等等。
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開水機,學生只需要帶一個保溫杯,就不愁沒水喝,可是這位女生不僅經常喝奶茶,還要花錢喝桶裝礦泉水,這都是不必要的開銷。頭發可以每個月修剪,也不至于每個月都要燙頭吧,年紀輕輕就如此依賴美甲美容,對身體健康也沒有好處。
大學生不是不可以買衣服,可是也不需要每個月都買吧。正常只有換季的時候按需購買,花著家長的錢整天想著打扮自己,必然會占用學習的時間。真不知道家長花這么多錢,是送學生去上大學還是去享受生活的。
家長每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更合理?
不同地區的物價水平不同,學生的生活費開銷也不可一概而論。不同學校的食堂,用餐標準也有很大的差異。985和211大學,部分食堂會有經濟窗口,吃一餐飯不超過10元。普通窗口可能費用就貴很多,再加上學生的食量不同,男生的開銷也要比女生更多。
除了基本的剛需花銷以外,大學生還是要控制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想要過上舒適的生活,就要靠自己,而不能一味靠家長。上了大學以后,家長也要有鍛煉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否則畢業后啃老就晚了。
學習之余,適當參加一些勤工儉學的活動,不僅能緩解家長的經濟壓力,也能體驗到勞有所得的成就感,同時也能積累工作經驗,為日后就業奠定基礎。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尤其是在校大學生,自己在教室里喝奶茶的時候,也要想想家長是否也舍得買奶茶喝。不要覺得自己還沒畢業,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花家長給的錢。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大學生每個月花多少錢合適?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