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反攻基本上進入尾聲,為了盡可能長期地維持本輪反攻的戰果,澤連斯基甚至想要在戰場上使用核武器了嗎?
俄媒:烏克蘭或導演核攻擊,嫁禍普京
10月23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包括烏克蘭在內多個國家的消息人士透露,烏克蘭正在準備在其領土上引爆低當量核武器或臟彈進行示威和挑釁,企圖將使用核武器一事嫁禍于普京,以核危機為由號召全球國家加入反俄陣線。美英等西方國家也很可能抓住這一時機,再一次推動取消俄羅斯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地位的提案。
多名知情人士表示,在美英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基輔當局已經要求基輔核研究所,以及位于烏克蘭中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若爾特耶沃德市東部的礦廠制造臟彈。
甚至有消息人士透露稱,制造臟彈的工作已經基本進入尾聲。臟彈也就是放射性炸彈,這種炸彈內含炸藥和放射性物質,引爆這種核彈不足以產生鏈式反應,但是內含的放射性物質會被釋放進入空氣,炸彈的破壞性與爆炸半徑以及放射性物質含量有關,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以及環境污染,核輻射的殘存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
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是蘇聯的第二大繼承者,其核武庫當時位于世界一流水平。不過烏克蘭的工業水平以及經濟實力較差,難以保證核武庫的保養和維護,發射能力也一直受到質疑。而且由于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導致烏克蘭社會普遍對核問題抱有疑慮。再加上國內政局并不穩定,核武器流落進入不同勢力的手中會加劇烏克蘭的政局動蕩。最終在美俄等國的游說下,烏克蘭進行了棄核進程。
1994年,烏克蘭就簽署了棄核協議,表示愿意交出核彈頭,并以無核國家身份加入核不擴散條約。不過烏克蘭此后認識到核武器對于維護國土安全至關重要,尤其是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發生之后,烏克蘭甚至開始考慮重新擁核。
近期俄烏局勢變化迅速,面對烏克蘭的本輪反攻,俄軍甚至開始連續敗退,不得不開始部分動員。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了部分動員令,并且表示俄羅斯將會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維護俄羅斯領土的安全。普京所說的“一切手段”被西方媒體和政界解讀為這代表普京可能下令在烏東戰場上使用核武器,澤連斯基也開始承認烏克蘭面臨的核壓力增加。
普京的言論讓烏克蘭及其背后的西方國家陷入了恐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普塞·博雷利強調,歐洲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卸任之后極少公開露面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甚至也強調,普京的發言不可被視為虛張聲勢,必須被嚴肅看待。
普京的發言讓烏克蘭再次考慮重新擁核事宜,烏克蘭總統網站甚至出現了數百人請愿,支持烏克蘭退出當年簽署的棄核協議,重新發展核武器,甚至尋求美國在核問題上的幫助。
不過受工業實力以及科技水平的限制,如今的烏克蘭大概率不具備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要想制造低當量核武器或者臟彈,必然離不開美英等西方國家的支持。有知情者放出消息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下達要求,近期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以及相關機構的工作者已經與英國代表接觸,商討向基輔當局輸送核武器部件的相關事宜。
西方暗中幫助烏克蘭制造臟彈?
近期,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在炒作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10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就在一次籌款活動中渲染“核末日”場景,拜登聲稱,目前世界處于古巴導彈危機之后最嚴重的“核末日”邊緣,一旦俄羅斯使用戰術核武器,局勢將會快速升級乃至失控,世界末日將會到來。10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舉行為期兩周的大規模核演習。
俄羅斯是核大國,其核武庫與美國相當,而烏克蘭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農業國,且多年以來政局不穩,工業能力、科技實力、經濟狀況都不樂觀。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國等西方國家表面上在頻繁炒作來自俄羅斯的核威脅,不過結合相關消息來看,西方國家很可能實際上已經默許甚至在暗中幫助烏克蘭制造放射性武器。此后,烏克蘭很可能使用低當量核武器或臟彈,并與美歐國家共同嫁禍給俄羅斯。這無異于在實行焦土作戰。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擁有核武器,也沒有得到擁核國家的核保護傘承諾,必然極度反對使用核武器。如果在戰場上使用核武器并嫁禍于俄羅斯,大多數國家將會做出極端嚴厲的反應,甚至一些在俄烏沖突中一直保持中立,堅持不在兩者之間選邊站的國家也將會站到反對俄羅斯的一邊。
如果這種狀況出現,美英等西方國家必定抓住機會,趁機在聯合國推動取消俄羅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提案,打擊俄羅斯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在俄烏沖突中,從綜合國力來看,烏克蘭一直是弱勢的一方,近期其能夠在反攻中取得不小的戰果,與美歐國家的巨額軍援有很大關系。不過本輪反攻中的戰果實際上難以保持,美歐的巨額軍援實際上隨時可能減少甚至消失。如果已經擁有低當量核武器,烏克蘭很可能鋌而走險,將之用于戰場。核武器或放射性武器都會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和環境破壞。目前全球各國應該對俄烏局勢保持密切關注,停止一切火上澆油的舉動,防止局勢的進一步升級,并積極為談判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