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照顧,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當情緒凝聚到極點,自然會一并爆發,盡管多次隱忍不愿訴說,可當情緒崩潰時,確實難以自控。
忙忙碌碌的生活,抽不出空閑時間,上班時勤勤懇懇工作,下班后照顧孩子學習,雖說多數人掙的錢不少,可又能存住多少呢?月光族并不罕見,甚至掙的還沒有花的多。
勤儉節約勒緊褲腰帶,不舍得給自己買身衣服,碰到想吃的食物,卻只能咽口水,每天都在精打細算的生活。但只要家人愿意吃愿意穿,看中哪個東西,都會毫不猶豫地滿足。
生活雖然苦雖然累,但過得確實比較充實,只是有時事非人愿,自然要釋放心中情緒。下班后在車內一個人靜一靜,晚上出去吹吹風遛遛彎,畢竟誰都不愿將壞脾氣留給孩子。
事情發生在廣東廣州,一名中年人在桌前認真仔細地工作,看得出來非常忙且十分緊急,否則不會讓孩子坐在案頭,可孩子歲數還小什么都不懂,自然會鬧出一些動靜。
工作時需要全神貫注,身邊不能有其他事打擾,哪怕發出一點聲音,都會影響正常思慮。看孩子的歲數不大,不懂事兒愛貪玩是一定的,只是這次他的行為,惹惱了爸爸。
可能是想和爸爸一起玩耍,或是讓爸爸將他抱在懷中,先是慢慢地轉過身,再是對著父親張開手臂,只是爸爸在全身心工作,沒有顧得上他,隨后便慢慢的爬向爸爸。
動作不太協調,孩子差點從桌子上掉下,隨后便坐在了爸爸的腿上。開始爸爸并未有什么反應,可逐漸情緒暴躁,不知是因工作原因,還是生活壓力太大,在辦公室內大聲喊叫。
那一聲嘶喊對我們而言,或許不算什么,可對于這名男子來說,是情緒的表達,是內心積攢已久的情緒,在那一刻得到了釋放,可這又能如何?釋放過后,自然要投入工作中。
戴著耳機與眼睛、穿著工作裝,在崗位上忙碌工作,若是可以的話,他也想把孩子留在家中。可因為多種原因,只能自己看孩子,哪怕帶著孩子到公司工作,他也不愿意對孩子喊。
事情公布后,引起網友熱議,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前者認為釋放情緒是對的,不然憋久了就會憋出病來,后者則認為對著孩子生氣,與個人身份不符,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就是男人,女人什么都干,讓他邊工作邊看孩子,就會受不了,就會生氣”
“有情緒是正常,只是對著孩子生氣,確實有些不妥,萬一嚇到孩子呢?”
“男人認真工作的時候,旁邊就是不能有聲音,一旦有人搗蛋,真的會崩潰的”
“就帶這么一會兒,就對著孩子生氣,想象一下女人每時每刻,都在帶孩子的時候呢?”
“爸爸在工作,女兒在案頭玩耍,媽媽在邊上拍視頻,真的沒誰了”
每個人都有情緒需要表達或釋放,只是大家的方式不同罷了,有人埋在心中,找個無人角落大聲傾訴,有人愿與家人交流,說出心中所感所想,有人通過運動,來緩解壓力釋放情緒。
一心不可二用,看孩子就是看孩子,工作就是工作,若不是迫于無奈,男子會如此嗎?根本不會,哪怕讓孩子在地板上玩耍,也總比這樣打擾工作強,但孩子誰來照顧呢?
我們沒必要去批評誰或指責誰,而是要有所舍取,自己要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由妻子或老人看管,或者讓孩子在安全的地點玩會,將工作做完后在看孩子,是不是更為妥當。
大家怎么看呢?#奶爸帶娃加班被弄亂文件崩潰#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小波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