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讓人從學生到成人的過渡,學生們通過千軍萬馬爭奪的高考來到大學,不只是為了獲得一張學歷證明,還有老師的教誨,人脈的拓展和人生的規劃。
學歷可以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證明不了學生的全部實力,年輕的畢業生到社會上歷練,學歷雖是敲門磚,但不是保險單,真讓自己能走長遠的是能力和魄力。
90后的身上就有一種魄力,這一代的學生,有著80后吃苦耐勞的品質,也有著00后敢為人先的勇氣,不管是在校園里,還是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都讓人有刮目相看的感覺。
90后山東女孩任“副縣長”,學歷略顯平凡,個人履歷卻非同一般
公務員考試是很多90后大學生在畢業后的選擇,這些學生不怕考試,從小到大經歷的考試大大小小也有千場,但公考這場人生大考,讓很多畢業生都栽了跟頭,而且不止一次。
能上岸的同學,也會想著從起點慢慢積累經驗,然后發展卓然,逐步完成晉升。上岸不容易,晉升也有難度,而前期的蟄伏,虛心學習,就是后期破繭成蝶的底氣。
90后山東女孩崔久秀任“副縣長”的事情讓很多同齡人感到羨慕,也有不少人對其豎起了大拇指,她當初也是從基層做起,然后一路獲得有意義的成長。
而她選擇的歷練之地可不是普通地區,她大學畢業后直接報考了新疆地區的基層公務員崗位,選擇這樣的地方需要大學生具備充足的勇氣,即使有勇氣選擇,可能考試通過學生也沒勇氣去報到,但是崔久秀做到了。
因為自己大學學習的是教育相關的專業,她到了當地,在扶貧攻堅的過程中,不忘改善當地學生的教育環境,教育是發展之本,她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努力爭取優質的教育資源。
這棵開在西北高原的花,憑借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了最精彩的綻放,如今崔久秀已經是新疆喀什地區一個縣城的副縣長了,30歲的時候就有了如此成就,真的讓人佩服。
不過有些人說她的學歷略顯平凡,大學本科畢業于山東的曲阜師范大學,在本地這所大學還不錯,只是名氣不怎么大,和那些名校的學生不可比。
但是筆者覺得她的個人履歷卻非同一般,有高學歷的人才不一定有她這樣的勇氣,敢于下基層吃苦,為老百姓服務,所以學歷根本不是評判一個人的標準。
高學歷人才步入基層成為常態,看似選擇一般,實則蘊含大智慧
隨著大學生就業環境的不斷變化,學歷稀釋的現象也愈發嚴重,很多同學選擇考公,也許初心上并不是如崗位職責描述的那樣,崔久秀的成長經歷,讓大學生們也看清了一點:發展掌握在自己手里,應該有勇氣下基層。
高學歷人才可能在大學期間就會遇到進編制的機會,那就是學校的選調生,在國內有多所學校具備推舉選調生的名額,這些學校基本都在一流高校的行列。
這也是國家鼓勵高學歷人才進入基層工作的表現,有些人說:碩士、博士到農村工作,和二本學生搶名額,是不是屈才了?其實這樣的選擇是很有價值的。
這類學生,一般是抱有美好愿景從事這樣的工作的,因為本身能力就很突出,加上高學歷的優勢,在基層歷練之后,晉升的速度會更加迅速,基層能鍛煉人,就看學生自己,能否吃得下這份苦。
不以學歷論長短,應該是大學生具備的自信
大學生的自信一部分來源于學歷,但不應該全都倚仗學歷,在校期間,學生們可以多去和學長學姐接觸,多參加一些志愿者的活動,這對自己畢業后的目標確定很有效果。
如果學生想向這些成功的90后學習,借鑒一下他們的發展路徑是必要的,但前提是自己得考慮好學歷是否夠用,自己在公考中能準備到什么程度,并且如果大地方的名額爭搶不來,有沒有勇氣去偏遠地區的基層歷練。
別忘了和家長溝通,有家長的支持,學生的信心也會更足,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形式的考驗,家長的鼓勵,多少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焦慮之感。
筆者寄語:山東女孩崔久秀給90后的畢業生們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借鑒,但愿學生們都能有自己的目標,讓畢業后的人生也能熠熠生輝。
今日話題:你覺得除了學歷,還有什么值得大學生追求的?(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