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畢業季,大批量的高校畢業生從校園里走出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早就在校招中收到大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只等畢業證到手,開始無縫銜接的職場生活。
另外還有一部分同學,在家長的堅持下,準備在體制內的考試中試一試水,準備報考的相關資料,先默默看課刷題,等到考試來臨,再一展身手。
國考和省考都是捧起“鐵飯碗”的方式,但是上岸的難度有些差異,每年的國考報考時間集中在10到11月份,2023年的國考報名即將開始,畢業生們要做好準備了。
高校應屆畢業生迎來好消息,2023國考報名在即,預計招錄3.71萬人
國家公務員局發布了關于2023年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的相關公告,此次考試的報名時間將在10月25日開始,公共科目的筆試安排在12月份。
對于國考,想報考的同學已經做過了解,這是面向全國招錄優秀人才的大考,不同于限制戶籍的省考,國考的招考范圍更大,但同時難度也增加不少。
本次考試預計招錄3.71萬人,2022年的國考報名人數約為212.3萬人,根據這樣的報考數據,2023年的報考人數也應該是只增不減的,雖說上岸有些難度,但是考生還需給自己信心,此次的招考有這幾大看點。
首先,2023年的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報考的年齡限制到40周歲,標準年齡限制在3周歲,但是對于這些高學歷人才,可以根據學歷和應屆生的身份放寬要求。
其次,想要報考省屬機構和中央機關的同學,需要擁有2年以上的基層工作經歷,也就是說如果畢業生在基層實習過,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比如那些高校畢業入選為選調生的同學,在基層歷練之后,晉升更快。
再次,市級以下的直屬機構主要招收應屆高校畢業生,這一點上就展現出應屆生的重要性了,此次招錄設置了2.5萬個計劃專門轉對的是高校應屆畢業生,也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就業。
最后,國考設置超3000個計劃定向招錄崗位,針對的是基層和國防事業,如果學生是高校期間參軍的,服役超過5年,在這樣的考試中更有優勢。
所以這次招考使高校應屆畢業生迎來好消息,國考報名在即,有想法的學生要關注官方的報名方式,及時填寫自己的志愿,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安心備考。
往屆生國考競爭優勢降低?應屆生身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高校應屆畢業生們看到報考的消息一出來,就開始摩拳擦掌,對報名躍躍欲試了,但是也有人覺得,這么多的崗位中,有幾個是適合往屆生報考的呢?
不得不說那些在畢業后未能守住應屆生身份,先參加了工作,然后覺得不滿意再繼續報考公務員的同學,在國考中的競爭優勢的確降低了,也難怪部分人坐不住了。
想要擁有這份“鐵飯碗”的同學不少,沒畢業就堅定選擇的同學可能早就上岸,那些半路“轉學”的同學,備考時的心態發生了轉變,公務員考試作為公平性質的考試,在部分崗位上,對學歷和學生的身份限制還是比較嚴格的。
與其在畢業后多年,沒了應屆生身份再轉頭參加考試,不如在畢業前就確定好報考的目標,不是沒了應屆生身份就考不上,而是很多崗位自己都選不了,未來晉升有難度,最后只能無奈。
哪幾類人適合報考公務員,大學生們要看好
說到公考,適合報考的人也有好幾種,除了擁有應屆生身份的,還有有過參軍經歷的同學,國家鼓勵高校人才投身國防事業,這一部分人退伍之后參加公考,上岸率更高,而且之前已經參加了政審,更有說服性。
對基層工作感興趣,且愿意到邊遠艱苦地區工作的同學,非常適合報考,在報考這樣的崗位時,對考生的學歷專業要求會降低,準入門檻變低,考中并非難事。
還有就是在大學期間已經入黨的畢業生,本身對于公務員的崗位有更深的了解,如果自己還有當志愿者、基層建設活動的經驗,就能為自己的考試和將來的晉升奠定基礎。
筆者寄語:學而優則仕,很多同學都秉持這樣的觀念加入到公考的行列,如果這些同學能擁有上岸的機會,就要堅持初心,別辜負當初報考的努力。
今日話題:你知道國考報考的時間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