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開頂配“敞篷車”接外孫,還搭配“寵溺套餐”,網友直呼治愈

導讀學生的自尊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小時候大大咧咧的性格,上了初中之后就有所收斂,對待老師、家長的態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教育環...

學生的自尊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小時候大大咧咧的性格,上了初中之后就有所收斂,對待老師、家長的態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

教育環境不同,學生的自尊心建設也不同,有的學生在有愛的家庭成長,對于別人的眼光不甚在乎,有的學生從小見證了自己家不堪的一面,性格里藏著一份自卑。

如何給學生營造一個有愛,有教育意義的家庭?原來的家長可能會忽略這樣的問題,但是現在年輕的家長正在努力做,只是有時候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長輩總喜歡來插一手。

姥姥開頂配“敞篷車”接外孫,還搭配“寵溺套餐”,網友直呼治愈

長輩多是對孩子有些溺愛,做什么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家長教訓得深了,他們就出來“護犢子”,于是有好多同學,總是格外喜歡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因為自己犯錯的時候,他們能站在自己這邊。

一個家長在網上發了一則小視頻,沒想到引起了很多人羨慕,其中的內容是,兒子星期五放假了,姥姥按時來接外孫去自己家過周末,而這接送的方式正是網友羨慕的地方。

姥姥開頂配“敞篷車”接外孫,還搭配“寵溺套餐”,其實是一輛三輪車,車上用紙殼鋪好,準備好厚厚的被子,外孫自己坐在車廂里,姥姥貼心地給他蓋好被子,然后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零食,輕輕撕開包裝遞給外孫。

然后外孫就在這舒適的“敞篷車”里,一邊享受零食,一邊觀看路邊的風景,向姥姥家奔去,雖說秋意漸涼,但有姥姥準備的被子,還有滿滿的愛意,小孩子很幸福。網友看到這一幕,直呼治愈,很多人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坐在爺爺的自行車上的感覺。

這應該是小朋友以后最美的回憶了,據媽媽介紹,每周五孩子都會讓姥姥來接自己,并且要求是不能開車,必須騎三輪車,這種被長輩愛著的安全感,著實引人共鳴。

有人說:學生上下學的時候,如果仔細觀察家長的接送方式,就可以看出不同家庭之間的差距,有的家長開豪車,有的則是騎自行車,差距一目了然。

但是在城市里,那些走路送學生上學的家長,可能家庭條件更好,因為住的是學區房,離學校比較近,而擁有學區房的家長是什么條件,大家也心知肚明。

就是因為有人用這種方式判斷學生的家境,所以學生也受到了影響,彼此之間也產生了攀比之心,小時候那種被父母或是長輩包裹在愛意里的接送方式也漸行漸遠。

學生上小學開始,攀比之心逐漸增長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早熟,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和同學之間相互攀比,有互相比較誰的文具更好看的,有比較誰的衣服、鞋子更貴的。

家庭條件富裕,物質條件豐富,讓很多人都驚訝現在學生使用的橡皮、卷筆刀等文具都是電動的,更有很多同學身穿幾千的衣服鞋子,讓大學畢業的打工人覺得羨慕不已。

筆者身邊的家長說接送學生上學的時候,學生會要求要父母送,不要爺爺奶奶,因為別的同學都是這樣,家長都是打扮精致,穿著得體,看來學生之間開始“卷家長”了。

升入初中以后,學生們的自尊心變得更強,更不會主動讓長輩開著三輪車來接自己,這是學生的正常心理變化,所以長輩們趁著孩子還愿意享受被照顧的時候,就珍惜這樣的機會吧。

旁人百句話,不如父母的言傳身教

有的家長對學生的攀比之心感到很頭疼,學生放學回來,不是要求家長買這個,就是買那個,家長一反駁,學生就哭訴“別的同學都有”,有些家長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就只好妥協。

其實家長從小的教育很關鍵,學生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學生,物質的攀比有害無利,同學之間可以比成績,可以比修養,家長的談吐也會影響學生,家學深厚的家庭,學生也能慢慢懂得這樣的道理。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要跟著別人的想法走,在學生的面前八卦別的同學或家長,多給學生留下正向的印象,學生只是心緒發生變化,升入高中以后會將更多的心思用于學習,長大后也會明白小時候被長輩愛著的感覺。

今日話題:如果放學時,你的家長開三輪車接你,你會怎么想?(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