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普職分流,儼然已成為家長最擔憂的問題。生怕學生考不上好高中,影響未來高考成績。
升學考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已經被視為教育改革的風向標。中小學生的所有學習計劃都是圍繞著中考和高考,以求通過高學歷還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學歷是就業的敲門磚不假,但是想要在行業中站穩腳跟,光有學歷沒有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解決用人單位用工荒,和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便成了大勢所趨。
職校師資力量薄弱,或許才是家長焦慮的關鍵
在很多家長心目中,只有上高中考大學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以前沒考上高中的學生還能應征入伍,在部隊這所學校里獲得全面提升。可眼下科技興國才是硬道理,大學生入伍的比例逐年提高,學歷比較低的學生,即使參軍也難有大發展。
也有家長擔心,一旦學生考不上高中,未滿18歲不能直接工作,只能去職高或技校學習一技之長。這類學校可謂是后進生的聚集地,若學校老師不能夠予以嚴格管理,或者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為日后就業奠定基礎,不僅學不到任何有用的技術,還容易走上彎路。
一位職校生剛開學就后悔了,老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學生根本不聽課,要么睡覺要么玩手機,老師也很佛系,根本不注重課堂效率,下課鈴響就不見蹤影。本來想好好學習的學生,也因為學不到知識而被迫自暴自棄,現在后悔當初沒好好學習,也來不及了。
家長們看到學生上職校后,心思越來越不在學習上,不是研究穿衣打扮就是交了很多社會上的朋友,還有一心談戀愛的,一點學生的樣子都沒有。如此一來,中小學家長就更加焦慮了。
新《職業教育法》落地后,職校也將迎來巨大改變,可還是有家長表示擔憂。生怕職校老師不負責任,學生自律性又差,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如今官方對職校教師隊伍又提出了新要求,未來雙師型教師占比將不低于50%。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和校風校紀自然就有了保障。家長不擔心學生學壞了,自然對中考升學的焦慮心態,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職校未來的雙師型教師占比不得低于50%,家長拍手叫好
對于那些沒考上高中的學生來說,即使未來有機會參加高考,家長也不會抱有太大希望。畢竟現在教育十分內卷,職校即便有高考升學班,教學質量和學習氛圍也無法與公立高中相比。能考上大專就行,考上民辦本科已實屬不易,根本不敢奢望考上重本。
這類學生最大的訴求,就是畢業后能順利找到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新職業教育法鼓勵大力推進職校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定向培養,或可大大提高就業率。用人單位直言,若中專或大專里有可造之材,或許比本科畢業生更吃香。
如此一來,對職校老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官方要求,未來職校教師不能再繼續佛系教學了,要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納入教學大綱,老師每年在企業實現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個月。這樣老師才能了解最新最實用的技能,學生才能受益匪淺。
相關部門要求職校的教師隊伍,除了要具備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師以外,還要聘用一部分工作經驗豐富的企業在職人員充當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確保職校教授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不至于學生覺得學之無用。
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就是覺得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基礎學科沒有用,日常生活用不到。職業教育對應的專業課,越貼近實際工作環境越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方能激發學習主動性。家長對此拍手叫好,只要學生能學有所長,學歷也就不重要了。
寫在最后
首批職業教育本科生,眼下已經成了用人單位眼里的香餑餑。這些學生一開始也是對職業教育持有懷疑態度,可是想到那么多普通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即使考上專升本未來也低人一等。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新職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已經超過了國內很多本科院校。看來提升學歷,未必是解決就業難題的唯一出路。
提升職校教師隊伍建設,也會給大學畢業生帶來新的工作機遇。那些不甘心去中小學當老師,學歷水平又不夠去擔任大學老師的學生,完全可以嘗試去職校任教,同樣也有大好前途。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未來職業教育會比高等教育更吃香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