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溪不知地之厚。個別教育改革政策在落地前,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抱有很高的期望,誰知落地后和想象中大相徑庭。這未必是說改革的方向不對,而是還要很多細節需要調整,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減輕學生不必要的學習負擔,向來是中小學的教育方針之一。基礎教育階段,文化課知識和考試成績不應該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還應該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學習節奏下,有一定的課后時光,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
從85后到90后,乃至00后,幾乎沒有任何自由的學習時間安排。周一到周五在學校上課,周六周日還要參加課外輔導班。就連寒假和暑假都沒有休息時間,輔導課比上學安排得還要多。
對于家長來說,別人家的孩子補課,自己家也不能落下。不管對提高成績有用沒有,至少補課費交完,家長也就心安理得了,更主要的是,學生放假期間,有輔導班老師幫忙“看孩子”,家長也能更輕松一些。
5+2課后延時服務,咋跟想象中不太一樣?
雙減政策自去年暑假伊始落地后,學生們真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再也不用上沒完沒了的補課班了,學校放假之日,終于可以用來休息玩耍了。學生是開心了,家長就郁悶了。
以前學生放假,可以直接給學生找補課班,既是學習又是托管。現在補課班被取締,托管班也少了很多,家長忙著上班,根本沒時間帶娃,更沒時間輔導功課。每次監督孩子寫作業,家長煩躁得忍不住發脾氣,弄得全家雞飛狗跳。
相關部門為了減輕家長帶娃的壓力,便出臺了5+2課后延時服務、假期托管服務等等。也就是說在學校放學以后,家長若沒時間準時來接娃放學,或者寒暑假沒空帶娃,可以把學生交給學校老師。老師可以替家長看著學生寫作業,有問題老師可以直接給予解答。
該項服務一經發布,迎來了家長的雙手贊成。只要能有人幫忙輔導作業,家長多交些錢也甘之如飴。畢竟學生在學校要比在托管班,家長更放心,學校的托管費用性價比也更高,也能幫助老師創收,防止老師私下在校外開班授課。
可惜執行了一段時間后,大家才發覺不對勁,課后服務和家長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低年級學生沒有那么多作業,只能在學校大眼瞪小眼,餓著肚子等著盼著放學時間。
高年級學生有作業,但是沒時間寫,延時期間被老師占用講課,學生放學后回家才能寫作業,無形中壓力更大了,睡覺的時間更晚了。學生每天上學時間無形中延長2小時,家長開始擔心學生身體吃不消,萬一有了厭學情緒就糟糕了。
取消5+2課后延時服務呼聲漸高,最高興的是班主任?
網上關于取消延時服務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本來以為都來自家長,誰知其中也有一線教師的心聲。看來若真的取消課后延時服務,最高興的可能不是家長和學生,而是班主任。雖說參與課后服務的老師,會有一筆加班費,但那并不足抵消班主任為此付出的辛苦。
老師的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到校時間和離校時間。原則上,班主任需要比學生到校早離校晚,學生延遲放學,老師就要加班。
本來大部分老師每天工作時間就在10小時以上,若再延遲下班時間,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左右,早7晚7,下班后還要備課、和家長溝通,比996工作制還辛苦。
所謂的帶薪寒假和帶薪暑假,并不是老師的特有權利,而是用來彌補平時每天多出來的工作時間,和串休屬于同一性質。更何況大部分老師假期也需要值班、開會、學習,很難真正得到休息。
對于老師來說,雖然薪資水平不高,但是不想因為賺課后延時費用,而一點休息時間和照顧家庭的機會都沒有。看著學生疲憊的小臉,家長呼吁取消課后延時服務,老師何嘗不想。
“課后延時服務”能不能取消?官方給出回應
別看網上關于課后延時服務的吐槽聲很大,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從中受益了,那就是雙職工家長。尤其是一線大城市的學生家長,對延時服務的接受性更高。
大城市家長工作壓力更大,家里老人也不在身邊,非體制內人員很難保證每天按時接娃放學。即使學校不提供延時服務,家長也是要另外找托管班幫忙。若學生能夠留在學校,家長也能更放心一些,這也是課后延時服務設立的初衷。
根據教育相關部門的最新政策來看,課后延時服務不會全面取締,而是會進一步優化相關細節。比如提高服務的質量,禁止老師占用服務時間講課,讓學生盡量在延時期間完成校內作業。
低年級學生沒有作業,老師需要安排相關拓展課程,最重要的是把自愿原則放在第一位,讓有能力接送孩子放學的家長,自愿選擇去留。留下的學生少了,也能節省教師資源,老師也就不會那么辛苦了。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課后延時服務如何調整更好一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