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改變策略,大量無人機動用“蜂群”戰術,烏克蘭緊急求助西方

導讀自從上個月底,烏克蘭四個地區舉行“入俄公投”后,有媒體注意到,俄烏之間的沖突似乎有了進一步升級的趨勢,尤其是在克里米亞大橋遇襲后,...

自從上個月底,烏克蘭四個地區舉行“入俄公投”后,有媒體注意到,俄烏之間的沖突似乎有了進一步升級的趨勢,尤其是在克里米亞大橋遇襲后,一連好幾天,俄羅斯均對烏克蘭進行了大規模炮火襲擊。而根據環球網報道稱,當地時間10月19日,烏克蘭全境再次拉響防空警報。外界普遍注意到,最近俄軍對烏克蘭的空襲行動,從早先的發射高價值的巡航導彈,已經轉換為以大規模自殺性無人機充當主力。這也預示著在對烏克蘭炮火打擊方面,俄軍已經開始轉變策略。

據俄羅斯《觀點報》18日稱,從10月10日開始,俄軍恢復了對基輔等烏克蘭主要城市的打擊行動,重點攻擊這些城市的能源基礎設施、變電站和發電廠。根據烏方統計,俄軍10日發射了海基“口徑”巡航導彈、空基KH-101、KH-555巡航導彈等共計83枚導彈以及24架無人機。烏克蘭總參謀部稱,其中43枚俄軍導彈和13架無人機被擊落,但即便如此,那些成功命中目標的導彈和無人機仍嚴重地破壞了烏克蘭能源系統的運作。

《觀點報》稱,從10日以來,俄軍發現相比于數量有限、造價昂貴的巡航導彈,自殺性無人機的使用成本更低、打擊效果也更好。于是最近幾天,俄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無機對烏克蘭進行破壞式襲擊。據有關媒體透露,俄軍最近頻繁使用的無人機是來自伊朗的“見證者-136”。這種自殺性無人機實際屬于巡飛彈,具備長時間戰場偵察和巡航能力,而且能夠大規模生產。

“見證者-136”是伊朗推出的一款小型無人機,其機身長3.5米,翼展大約2.5米,飛行速度僅為185公里/小時,起飛重量200公斤,可以攜帶50公斤左右的戰斗部進行自殺式攻擊。這種規格的無人機成本低廉,美國估計價格大約為2萬美元以內,而且因為規格比較小,飛行高度低,非常不容易被防空體系發現。而且即便被擊落,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其成本很可能比攔截他們的防空導彈還便宜。也正因如此,據俄媒透露,俄軍第一批就采購了300架該類型的無人機,而第二批數量更是在2400架以上,按照俄媒的說法稱,即便是俄軍每天發射100架,也足夠俄軍持續消耗一個月。

而更讓烏克蘭和西方擔憂的是,俄軍可能已經啟動了這類無人機的大規模生產。雖然俄羅斯官方并沒有承認引進伊朗無人機,但是據西方情報機構猜測,俄羅斯已經引進了以伊朗無人機為藍本進行的本土化改造的“天竺葵-2”無人機。由于“天竺葵-2”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因此俄軍在最近的打擊行動中采用“蜂群”戰術,即同時向目標發送多架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即便烏克蘭防空系統能攔截部分無人機,但其余的無人機足以對目標造成嚴重損害。

我們都知道,烏克蘭精準導彈打擊系統基本上全靠西方國家的援助,如今俄軍通過無人機對烏克蘭發起自殺式襲擊,不僅能對烏克蘭造成大量的損失,同時還可以消耗烏克蘭的遠程武器,可謂是一舉兩得。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俄軍近期攻勢過于猛烈,烏克蘭方面也開始緊急向西方尋求援助。就在本月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喊話七國集團幫助烏克蘭購買和部署防空系統,建立起“空中盾牌”。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