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沒選好真的好坑,畢業生本科畢業5年以考公考編為由,不工作

導讀文/艾小貝愛教育大學生為了考公考編,在家里一直不工作,你怎么看?學生們對于考大學,會有那么深的執念,其根本就是因為學生只有順利考上...

文/艾小貝愛教育

大學生為了考公考編,在家里一直不工作,你怎么看?

學生們對于考大學,會有那么深的執念,其根本就是因為學生只有順利考上大學以后,等到未來畢業后才會有可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但只要考上大學,就能找到工作的時代早都已經過去看,因為隨著各大院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已經完全由稀缺的情況,變成了過度飽和。

在大學生人數大幅增幅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難度真的是與日俱增,2022屆大學生畢業人數高達了1076萬,嚴重超出了對于大學生畢業人數的預估情況。

大學生畢業人數的變化是直線上升的狀態,一屆比一屆多,其中飽和比較嚴重的就是本科生了。

甚至讓不少大學生陷入了畢業即失業的危機中,大學生處在工作那么難找的就業環境下,無疑就會不自覺地延長大學生找工作的時間。


專業沒選好真的好坑,一位畢業生本科畢業5年以考公考編為由,不工作

大學生畢業后,選擇找什么工作,和大學生大學中學的是什么專業有著很大的關系,大學生是需要根據自身的所學,來選擇就業的領域,大學生真的不要小看專業的選擇。

大學生如果專業沒選好真的好坑,有一位畢業生本科畢業5年沒找到合適的,就待在家里,然后以考公考編為由,還不工作,畢業生大學學習的是生物工程專業。

這并不是一個好就業的熱門領域專業,畢竟“生化環材”是被稱為四大天坑的,畢業生畢業后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后,就一直待在家里,進行專心地考公和考編了。

畢業生一考就是考了5年,還啥也沒有考上,在5年的時間里,畢業生是從來沒有出去工作過,從未掙過一分錢,一直都是靠著家長養的。

雖然在考公和考編的過程中,畢業生經歷了屢戰屢敗,但畢業生好像對于考公和考編還是很執著的狀態,還打算繼續再考,雖然畢業生家庭的條件并不算差,還是不錯的。

家長都是在體制內上班,房子有2套,家里就只有這一個兒子,但都已經畢業5年了,畢業生還待在家里不出去工作,家長也是很絕望的。

畢業生還是一個男生,畢業5年了都還沒有一點工作經驗,這真的是不行的,這樣不光是容易在家里閑廢的,對于自身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對于家長也是一個不小的消耗,這樣的人以后成家也是很有難度的,因為完全是扛不起家庭的責任感。


個人解析

畢業生肯定是不能在這么在家待下去了,是應該早點出去融入社會的,畢業生可以先不管專業是否對口問題。

最起碼是應該先走出家里,不能一直就這么在家閑下去,如果畢業生還是以考公考編為由待在家是不行的,是會讓畢業生變得越來越頹的。

如果大學生所學專業不熱門應該怎么辦呢?

大學生的專業對于就業真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大學生所學的專業存在不熱門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大學生是屬于在大學期間發現了所學專業是有些偏冷門的情況。

大學生可以選擇申請轉專業,但院校提供給大學生的轉專業機會,基本都是在大一的下學期,如果大學生沒有抓住的話,那就會錯過了。

如果大學生沒有了可以轉專業的機會,那么大學生是可以在大學里輔修個熱門領域好就業專業,大學生大學期間能修完2個專業的話,那在畢業后就業肯定就會多了一個技能。

大學生所學的專業會出現不熱門的情況,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大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沒有做好專業的篩選,另一個就是大學生被調劑到了院校內的冷門專業。

大學生畢業后追求穩定,想考公和考編是可以理解的

大學生畢業后選擇把就業方向定為鐵飯碗領域內的相關崗位,追求穩定,然后決定想考公和考編是可以理解的。

一年又一年地考,為了考公和考編在家呆了5年,就變得有些不正常了。

在經歷過多次考公和考編的失敗后,大學生是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到底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考公和考編,如果自己并不適合的話,還繼續盲目地考下去,那真的是在浪費。

筆者看法:

5年的時間,還是挺長的,一個本科都已經讀完了,經過接連受挫后,對于畢業生的狀態和心態都是會有影響的。

同時也讓畢業生已經落后同齡人一大截了,畢業生真的應該考慮換賽道了,對于大學生專業比學校重要,就是名校,專業不對口,就業也難。

今日互動:

你怎么看畢業生待在家里考公不工作?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