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到初中畢業就戛然而止,中考成了除高考之外,家長心中又一個忐忑不安的考試,如果是像之前那樣,學生考得好不好,都有高中寄托,家長也不必如此心急。如今中考之后的分流之勢正盛,學生不得不在初中階段努力“內卷”。
內卷的源動力就是考高中,并且得是好高中,擁有在普通高中學習的機會,才會離將來考大學的目標更近一步,學歷是畢業生被選擇的重要條件,同樣有能力的同學,一個是職校畢業,一個是本科畢業,誰被留下,誰被淘汰,一目了然。
所以在家長的心中,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在義務教育的過程中拿下亮眼的成績,不至于到時候連上普高的機會都沒有,同時也不想學校那么早地就將學生分成兩個發展的陣營,進入性質不同的高中,意味著從此涇渭分明。
“建議取消中考,縮短學制”,人大代表的話,讓家長心里有底了
雖說國家在呼吁家長們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各行各業稀缺的是技術型人才,但是這種技術型人才的成才之路,如果是需要經過職高,家長們是不能完全相信的。
讓家長們失去信任的原因就是這樣的職高院校,環境紛繁復雜,教學水平有限,社會上需要的技術性人才,可不是只會擰螺絲就可以,需要的是高精尖行業出色的人才。
而這樣的人才,應該是經過普通高中的培養,然后進入高等大學,在項目研究中有成果,經過高等知識的熏陶。所以家長的心中,斷然是不想讓學生進入職校,將來進廠的,于是“普及高中”的呼聲漸高。
對于分流這件事,不少專家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人大代表甘華田就建議取消中考分流,這位川大華西醫院的教授,多年來一直活躍在教育領域,對于中高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內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結合實際情況和家長的看法,取消中考普及高中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人大代表甘華田還建議縮短學制,也就是義務教育階段可以改為小學五年制,中學三年制,高中兩年制。
學生擁有更早的時間離開校園去歷練自己,這就需要改變考試的模式和難度,他說:教育不應是遴選式,而是達標式考試,解決考試問題,學生才算是從根上減負。
專家學者不建議過早分流,家長:舉雙手支持
對于中考和學制的問題,之前著名作家莫言也認為過早地分流對男生來說不公平。大家熟知的是,男生的懂事時期要比女生來得晚一些,很多男生都是“后起之秀”,初中階段處于青春期內,對于學習不予以重視。
到了初三或者是高中階段,才開始在學習上發力,如果在中考這個關頭,直接進行了分流,也就會讓那些本來有希望迎戰985、211院校的同學失去了競爭的機會。
北大教授對于莫言的這種建議也很支持,他也認為中考分流過早,還提出了增長義務教育年限的建議。這些專家、學者不管是想縮短學制,還是改變義務教育年限,他們在中考分流這件事上都抱有相同的意見:初中結束就分流,為時尚早。
對于這些教育者的建議,家長舉雙手支持,沒有人比家長更了解學生學習的壓力有多大了,家長也希望在給學生減負的同時,別在考試這個問題上給學生的壓力加碼。
若“普及高中”短期內不能實現,初中生該如何對待學業?
每一個關于教育的決策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并且有實驗之后才能廣泛推廣,對于當下的初中生來說,還是不能過早對學習松懈。
成績處于班級中上游的同學,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更多的提升,讓自己往重點高中的目標去前進,消化吸收課堂知識的同時,多一些愛好,學習累了可以緩解一下。
成績在普高分數線邊緣徘徊的同學,先要從心理上進行改變,想一想自己的將來,是不是真的要走一條充滿荊棘的職校之路,然后再去找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注重基礎學科的知識積累,哪怕是進入初中最后的學習階段,想提升分數也來得及。
筆者寄語:順利度過高中,然后才可能擁有更多的選擇,這一時期的學生成熟度更高,對發展也有了一定的概念,這樣未來的人生才有無限的機會。
今日話題:你覺得這樣的建議合理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