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給HR的勇氣?畢業生連續加班3個月提離職,HR的回復讓人無語

導讀在校園里,不管多大,都有老師和家長把自己當成孩子,但是一旦進了職場,年紀再小都是“打工人”,犯錯了錯誤就要承擔,工作做不完就要加班...

在校園里,不管多大,都有老師和家長把自己當成孩子,但是一旦進了職場,年紀再小都是“打工人”,犯錯了錯誤就要承擔,工作做不完就要加班,沒人會因為自己小就照顧自己。

如果畢業生比較幸運,一畢業就通過校招進入到了國企單位,因為國企的公司制度比較完善,不管是在薪資還是在待遇上,也都比較合理,為人吐槽的996,通常也不會發生。

但如果進入到了私企,那畢業生就要擦亮眼睛了,有些企業可能就是看準年輕畢業生剛離開校園,沒有社會經驗,所以揣著明白裝糊涂,尤其是部分HR,素質堪憂。

是誰給HR的勇氣?畢業生連續加班3個月提離職,HR的回復讓人無語

網上這位同學,因為在公司已經連續加班3個月,覺得身體已經無力支撐,在身體和工作之間,還是選擇了身體,于是便向公司提交了離職申請,并且也被允許了。

但辦理離職的相關事宜,這位同學自然是要和HR溝通,可溝通的過程,卻不是很愉快,因為這位同學申請了25號離職,但是自己還有幾天休息沒有休完。

在詢問是折現還是調休之后,HR表示當然是要調休,于是這位同學申請了21-24號休息,休息結束正好也到了離職時間,但HR顯然是不滿意這樣的安排

于是質問這位同學“正常流程是一個月,你不懂?”,雖然聊天記錄聽不到語氣,但是一個“你不懂?”也能讓我們感受到HR的態度其實已經開始不好了。

雖然申請離職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但HR其實早就已經同意了離職申請,而且領導也都已經同意了,結果HR突然露出兩副面孔,變得如此囂張,估計這位同學大概心里也是帶著氣呢,也反問了一句,猝死,你負責嗎?

結果HR更是不甘示弱,直接回復了一句,那就先猝死了再說吧,看到這樣的回復,顯然也是出乎了這位同學的意料,連問了兩句你禮貌嗎?HR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公司的形象,如此態度,是誰給的勇氣呢?

關于HR的新聞,隨著大家對大學生求職的關注,也一并多了起來,但每次HR登上熱搜,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事,不少同學也調侃,HR那不就是“壞人”的漢語拼音首字母嗎?

事情迎來后續:HR誠懇道歉,當事同學也表示諒解

隨著這件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公司也表示會對此事進行調查,隨后HR也找到當事同學,向當事同學打了電話,誠懇的道了歉,也給同學發了文字版的道歉信,言辭還算誠懇。

于是這位同學也沒有為難對方,在第一時間表示了諒解,這件事雖然開頭并不愉快,在結尾還算是有了一個圓滿的收場,事情也算徹底翻篇了。

其實縱觀整個聊天記錄,HR說的話確實過分,但也更像是兩個人都在氣頭上,一不小心說了氣話,等到平靜下來,也就意識到了這樣做的不對,但作為一個成年人,為自己的莽撞買單也是人之常情。

同學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可能偶爾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但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尤其是涉及到對方違反勞動法的情況,大學生一定要勇敢一些。

大學生想要求職這件事“事半功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經突破千萬,如果畢業生是個普通的本科學歷,在現在的求職市場上,其實談不上什么競爭力。

所以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切勿好高騖遠,當然也不是說要讓學生妄自菲薄,找準自己的位置,及時調整求職目標,是求職成功的關鍵。

其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大學生還有應屆生的身份,還是建議大家求職時,優先考慮國企,多嘗試幾個,是在不能上岸,再考慮私企。

但在去私企面試之前,大學生一定要先對企業進行一些了解,一方面能提前發現公司的一些負評,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知己知彼,提高自己面試的成功率。

筆者寄語:

大學生求職一直都是整個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希望同學們在求職的過程中,既能清晰的認清自己,也能清晰的認識到企業是否真的值得自己入職,不要白白浪費自己的應屆生身份,也不要白白消耗自己的精力。

話題討論:你在求職的過程中,遇到過讓自己無語的事情嗎?歡迎留言分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