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考報名人數為212.3萬人,但提供給考生的崗位也不過才3.12萬個,且不說一些熱門崗位的競爭壓力,就單看這個平均競爭比,應該就讓很多考生不戰而退了。
畢業生考公一連考上個3次、4次都沒有上岸的也是大有人在,尤其是近幾年,公務員考試簡直就是高手云集,已經快要“卷”成麻花了。
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有沒有勇氣一直脫產備考,于是不少從公務員考試上敗下陣來的畢業生,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先考個輔警干著。
輔警這份工作的爭議其實一直不小,最讓人介懷的其實就是輔警雖然也是警,但是卻不能享受編制,所以很多畢業生也會因此對其退避三舍,但真的這么做的了林同學,說出了自己的內心的真實想法。
考不上公務員,就退而求其次先考輔警,大學生的就業觀更“穩”了
林同學畢業于一所雙非本科大學,但在學校里也拿過獎學金,當過學生會干部,所以在畢業之前,老師也推薦了實習的企業,但當時的林同學覺得有應屆生的身份考公會容易點,于是一心備考公務員。
但公務員確實不是你覺得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能上岸,備考的第一年,林同學筆試成績距離進面的成績雖然就差了幾分,就這幾分排名就已經被甩出去很多排名了。
但是考完試,轉年就正式畢業了,正式畢業還一直脫產備考,林同學的家長雖然也沒說什么,但是林同學自己總覺得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就換了一種思路,備考了輔警。
有了備考公務員的經驗,林同學備考輔警的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只考了一次就以不好不壞的成績順利上岸,至于為什么會這么安排,林同學業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考公失敗之后,林同學也面試了幾家私企,但只能說學歷、學校擺在那,自己心儀的企業進不去,能進去的薪資待遇不過爾爾,而且有些企業甚至還用各種所謂的考核,來限制繳納社保的人數,明明的基礎保障,卻搞得像額外獎勵。
而輔警雖然沒有編制,不能和正式警察和公務員相比,但薪資待遇和五險一金還是領先了很多私企的,至少不會有私企那么多的彎彎繞,丁是丁卯是卯,這讓林同學覺得很踏實。
其次,雖然輔警轉正的概率比較低,但是杭州之前也出現過立功輔警轉正的先例、今年也有幾個省份宣布在招錄警察時,會分配給輔警一些定向招考名額,所以林同學也覺得,萬一能趕上政策大好,獲得一個轉正的機會,那不就守得云開見月明了。
最后,林同學也是想著“先就業,再擇業”,既然輔警已經比很多私企的待遇要好了,那就先干著輔警,一邊干著輔警,一邊還可以備考公務員,以及在留意一些事業編考試,至少考上輔警之后,有了退路,比脫產備考,在心態上就放松了很多。
不鉆牛角尖,追求“先擇業在就業”的理念,確實更加符合當下的就業形勢
看到林同學說出自己心里的打算,感覺現在大學生的求職觀,變得更加“穩”了,比起執著于考公,現在大學生的求職理念似乎更加務實,不會“鉆牛角尖”。
而且這樣的求職理念不僅適用于考公,也適合平時的社招,現在的大學生的就業市場并不樂觀,大學生就算不想考公,也完全可以參考林同學的就業理念,這個理念放在哪里都是適用的。
如果遇不到自己喜歡的,就先找個差不多的,先積累經驗充實自己,然后本著“騎驢找馬”的心態,遇到好的工作,再隨時進行調整,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
不必一味鉆牛角尖,遇不到十全十美的就一直等,越是這樣其實越是容易和同齡人拉開差距,畢業之后,長時間不進入職場,等到在進入職場的時候,其實也不容易適應。
筆者寄語:
輔警的工作和正式警察和公務員肯定是沒法比的,但是相比一下小型的私企來說,卻又有很多優勢,所以畢業生該不該報考輔警,不是聽他人的建議,而是和自己手里現有的資源相比,人各有志,一份工作不能適合所有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適合。
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待輔警這份工作?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