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帶手機違反校規,被勸休學“不想活”,隨后媽媽的做法獲盛贊

導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今的學生又很難管教,學校更是會制定嚴格的規章制服,家長也會舉雙手贊成,畢竟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但人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今的學生又很難管教,學校更是會制定嚴格的規章制服,家長也會舉雙手贊成,畢竟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又是最容易犯錯誤的群體,而犯了錯誤就要接受懲罰。

而懲罰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某所學校的“懲罰方式”便惹來非議,差點就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那么這還要從手機開始說起,下面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

女兒帶手機違反校規,被勸休學“不想活”,隨后媽媽的做法獲盛贊!

今夕不同往日,網絡時代給眾人帶來了方便,包括學生,可以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在家上網課,但也有“弊端”存在,不少學生會因為玩游戲而忘記了學習,整天都是手機不離手的狀態。

于是,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校會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我們可以感受到學校的用心良苦,但不管學校要求得多么嚴格,還是會有學生明知故犯,受到懲罰也是理所應當,但這樣的懲罰,你覺得合適嗎?

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女兒的經歷,看后值得深思,女兒帶手機違反校規,被勸休學“不想活”,媽媽接到了學校的電話,說自己的女兒帶手機入校,違反了校規,所以勸其休學一個月,讓家長將女兒帶回家。

聽到這樣的話,家長也是愣住了,女兒便向哭訴,直呼:“不想活了”,再也不想上學了,可想而知,家長當時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情,面對女兒的狀態,隨后媽媽的做法獲盛贊。

這位家長很會引導學生,也很懂得抓住學生的心理,女兒剛開始的情緒很不好,后來主動找到校長,想要繼續留在學校上課,于是,校長表示可以,但是要寫一個月的道歉信,并且還要貼在班級里。

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這樣的懲罰,讓學生很是“崩潰”,但還好有媽媽的陪伴,媽媽不斷地鼓勵與引導,與學生一起面對,還表示這是一種很珍貴的經歷,告訴學生要堅強,要積極面對。

功夫不負有心,在家長的帶領下,學生順利完成了懲罰,受到了學校的表揚,成為同學們的驕傲,學生也變得越來越上進,不得不佩服這位家長,她的做法獲得了眾網友的認可。

有人說:家長真是要優秀了,口才好,思路清晰,重視教育,學生未來可期,而在夸贊家長的同時,有網友對學校的做法十分不滿,認為學校的懲罰過于嚴格,懲罰方式不可取,很容易對學生心理造成影響,那么學校真的做錯了嗎?筆者是這樣認為的。

嚴師出高徒,學校并沒有做錯,網友該明白學校的用意

如果對學生的懲罰“不痛不癢”,恐怕學生還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從表面來看,學校做的或許有些過分,但實際上,何嘗不是在幫助學生呢?筆者認為,學校并沒有做錯,是給對學生嚴格一些。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如果沒有學校的“助力”,恐怕學生一時半會都不會變得堅強,所以網友應該明白學校的“用意”,不要只看表面,要相信學校,當然了,這其中家長有很大的功勞,如果換做是其他家長,恐怕就會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由此可見,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家長,而且還要做到家校結合,共同去幫助學生成為更為更好的人,尤其是家長,需要全力配合學校,要增強教育意識,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學校。

家長最需要懂得的就是“心理教育”,學生的心理比學習還要重要,家長要在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去監督學生學習,所以家長要多做功課,給到學生優質的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敢于面對學習中的難題。

除此之外,家長還需要做到與學校多多溝通,聰明的家長不會疏遠學校,會與學校常常溝通學生的狀態,去加深對學生的了解,畢竟學生在校時間居多,在學校里面,學生的狀態才是最真實的,希望各位家長能夠不斷的反思自己,尋找自身的不足,幫助學生完成學業,成為愛國敬業、有責任心的人。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你覺得自己存在哪些不足?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