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后東山再起,60歲零售老兵二次創業沖擊IPO,身家260億

導讀來源丨創業邦(ichuangyebang)原創作者丨蘇敏編輯丨子鉞圖源丨物美官微在物美超市購物的人都有過這樣經歷:人工收銀通道少、隊伍長,想走...

來源丨創業邦(ichuangyebang)原創

作者丨蘇敏

編輯丨子鉞

圖源丨物美官微

在物美超市購物的人都有過這樣經歷:人工收銀通道少、隊伍長,想走自助結賬通道,必須下載多點APP。

近日,數字零售SaaS平臺多點數智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多點創始人張文中,同時也是物美創始人。

張文中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1994年創辦物美,2006年蒙冤入獄7年,2015年復出后二次創業,成立多點。2018年,張文中案獲無罪改判。

招股書顯示,張文中間接持有多點約58.36%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IDG持股7.67%,為最大外部股東;興業銀行持股3.32%;騰訊持股3.26%。

IPO之前,多點共進行了6輪融資,引入了IDG、騰訊投資、聯想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

數據來源:創業邦旗下科創大數據分析平臺 睿獸分析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商品交易總額計算,多點是中國及亞洲最大的零售云解決方案數字零售服務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8%及9.0%。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張文中就帶領物美在港交所上市,成為首家赴香港上市的內地民營零售企業,后于2015年退市。去年3月,物美科技再次沖刺港交所,卻在招股書失效后沒了下文。

不過,張文中通過物美集團控股,在資本市場已經坐擁兩家上市公司——A股上市的銀川新華百貨和重慶百貨集團。

在2022年胡潤百富榜上,張文中身家260億元,排在榜單第202位。

蒙冤入獄歸來,50多歲二次創業

1962年出生的張文中,可以算是同時代中國企業家中學歷最高的人之一。

他擁有南開大學理學學士、經濟學碩士,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后又赴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系統工程學博士后研究。

至今,招股書提到他,仍然稱呼他為張博士。

1993年,受到鄧小平南巡講話的鼓舞,張文中決定回國創業,在北京創辦了一家信息科技企業——卡斯特公司,并自主開發了一套針對零售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和POS系統。

但是,當時現代化連鎖超市剛剛在中國出現,家樂福和沃爾瑪要在1995年、1996年才進入中國,張文中的這套系統在推廣中處處碰壁。

為了展示系統的使用價值,張文中在1994年創辦了物美超市——一家北京最早的規范化現代超市。物美的生意堪稱火爆,第二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億元。

在當時,張文中率先把互聯網技術應用到了連鎖超市的商品采購、物流配送、存貨管理等環節。機緣巧合之下,超市反而成了公司的核心業務。

1999年,張文中還成立過一家電商公司,想幫零售企業往上游打通供應鏈,甚至拿到了投資。但是到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這家公司還在燒錢,董事會看不到前景,于是停止了經營。

而物美超市則迅速擴張,在2003年登陸香港創業板,成為內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民營零售企業。

2006年,物美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零售企業,門店數量達到502家。

張文中曾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回憶:“2006年是物美發展最好的時期,我個人也是年富力強,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覺得能做很多事情。”

然而,正是在這一年,張文中因涉嫌詐騙、單位行賄和挪用資金,被帶走調查。

最終,張文中被判有期徒刑12年,打入人生谷底,物美也在最巔峰時期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更重要的是,張文中的入獄,使他本人和物美錯過了國內互聯網崛起的黃金發展期,物美掉出國內零售業第一梯隊,不得不在2015年私有化退市。

經過上訴和減刑,2013年張文中刑滿釋放。此后他仍堅持申訴,201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對張文中案公開宣判,撤銷原審判決,改判張文中無罪。

十二年冤案終得平反,張文中在公開演講中提到,最高法院再審張文中案的意義不僅僅是案件本身,而是對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對企業家創業環境的營造,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推進依法治國的又一個新起點。

2015年,回歸后的張文中二次創業。他重新考慮物美所應對的挑戰,主導創立了一站式全渠道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服務商多點Dmall,將其作為物美數字化轉型的載體。

和第一次創業時一樣,張文中仍然希望用科技來促進中國零售業的變革,幫助傳統零售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多點早期的創始團隊,張文中拉來華為榮耀前總裁劉江峰任CEO、京東前高管林捷任COO、唯品會前高管韓鑫任CTO,聯合創始人張峰則是張文中外甥,也是物美電商事業部核心人物。

成立之初,多點從物美開始自身的零售數字化探索,在物美的全國門店網絡中實施零售云解決方案,并通過物美復雜的業務迭代了自身的功能。在此基礎上,多點又孵化出適用于多種零售業態的模塊。

物美科技于2021年3月披露的招股書中提到,截至2020年年底,多點擁有超8000萬注冊用戶,月活躍用戶超1000萬;2020年,物美零售總額中的70%來自于線上。

多點成立當年,就獲得了IDG的1億美元天使輪投資。此后,又獲得深創投、興業銀行、聯想創投、騰訊投資等多家知名機構的多輪投資。

2021年10月,多點完成5180萬美元C+輪融資,投后估值達30.52億美元。

本地零售市場很大,挑戰不少

招股書顯示,2019年到2021年,多點的營收分別為2.65億元、4.87億元和10.45億元,同比增速達到84.0%、114.6%。2022年前9個月,多點的營收從上年同期的7.33億元進一步增加50.3%至11.02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多點的主要業務包括零售核心服務云、電子商務服務云和營銷廣告服務云三大塊。

其中,零售核心服務云是向客戶售賣數字化系統和解決方案,主要是提供供應鏈、門店以及用戶運營管理的零售商業SaaS管理系統Dmall OS系統,這一系統于2018年上線后,為多點貢獻收入的比重連年增加。到2022年前9個月,零售核心服務云的收入已經占到總營收的近六成。

電子商務服務云則是幫助客戶履約多點app或小程序上的到家業務。前幾年這是多點的主要收入來源,在2019年占到總營收的65%,但截至2022年前9個月,占比已下降到三成。

多點的客戶數量最近4年也有大幅增長,從2019年底的69家增長至2022年9月底的458家。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多點本身并不是生鮮電商也不是傳統零售商,它的優勢在于對商超行業在運營管理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和人才,以及相應的行業資源和技術實力,另外還提供行業化的整合服務,更加注重運營服務而不只是軟件或技術的SaaS服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本地零售業是全球最大的行業之一,中國及亞洲2021年的市場規模分別達到13.3萬億元和30.4萬億元。而本地零售業的數字化率普遍較低,市場機會還很大。

首創證券分析師李田告訴創業邦,多點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IPO,從背景來看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即時零售行業正在快速發展,資本對這個行業還是有比較多的期待;二是物美整體資金相對匱乏,多點確實是物美系比較優質的資產。

去年3月,物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物美科技將物美超市和此前收購的麥德龍中國打包上市,創始人張文中將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長。然而,半年過后招股書失效,物美科技沒有再次交表。

此外,多點規模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卻不樂觀。2019年到2021年及2022年前9個月,公司凈利潤分別為-8.30億元、-10.90億元、-18.25億元、-4.81億元。也就是說,不到4年時間,多點累計虧損超過42億元,尚需靠融資輸血。

而2019年至今,多點完成4輪共計5.182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6億元。

來源:招股書

分析師李田認為,多點整體的增長態勢很不錯,盈利能力也在提升,兩者結合來看,基本可以證明,多點在為傳統商超提供數字化服務的過程中,具備了基礎設施的能力。當然這是對于多點現在的體量而言,在未來的更長時期,放在即時零售更大的競爭環境中,多點表現如何,資本可能會有所擔心。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