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隨著生育率屢創新低,韓國兒科醫生人數不足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最近,韓國首都圈一家大型醫院的兒科首次因為醫生短缺,宣布暫停接收患兒。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朱鴻鈺:隨著進入韓國流感高發期,兒童的就醫人數出現快速增長。然而在兒童就醫需求快速上升的節骨眼上,韓國首都圈仁川市的一家知名大型醫院宣布,從本月起,由于兒科住院醫師只剩下一名,不得不暫停為兒科患者辦理住院手續,僅開放急診和普通門診。院方還表示,他們將在此前入院的患兒痊愈離開之后完全封閉兒科病房,最快要到明年三月有新的人手補充進來,才可能恢復住院治療。
不僅如此,韓國首都圈多家大型醫院的兒科夜間急診也相繼中斷。在過去的五年間,因低生育率導致經營困難,韓國各地已經有660多家小型的兒科診所倒閉,一些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去醫院排隊。如今家長們信賴的大醫院同樣出現了兒科治療空白,人們在震驚之余,對孩子看病難的擔憂進一步加劇。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韓國兒科醫生人才斷層和老齡化的問題十分嚴峻。根據韓國全國醫院明年上半年的招新計劃,兒科醫生的招收定員為199人,但僅有33人報名,報名率史上首次跌破兩成。實際上,很多醫院的兒科已經連續好幾年招不到新人,就連首爾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都因過勞而辭職,快退休的老教授值夜班成了家常便飯。
盡管在韓國醫生屬于高收入群體,然而兒科醫生的工資卻很難吸引學醫的年輕人。據韓國保健福祉部最新數據,在韓國23個主要臨床科室中,兒科是唯一一個收入不及十年以前的,2020年平均年薪在科室中排名墊底,比醫生的整體年薪少了約合53萬元人民幣。本周,韓國又發布了下一個五年的保育計劃,決定從明年起增加育嬰補貼并提高育兒服務質量。韓國醫療界則呼吁盡快解決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表示如果連兒童基本的就醫需求都保證不了,新的保育計劃將無從談起。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編輯 孫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