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將長江存儲、寒武紀等36家公司納入“實體清單”,相關公司回應“在評估影響”

導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公告,以國家安全為由,將36家中國芯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公告,以國家安全為由,將36家中國芯片公司和研發機構納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包括先進存儲芯片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芯片設備公司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I芯片公司寒武紀等。

該文件顯示,這次對實體清單的補充,是為進一步限制中國利用人工智能、先進計算和其他強大的商業技術的能力。

12月16日,寒武紀相關人士對此回應稱,“我們也是昨晚才收到的消息。”至于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影響,該人士表示,需要進一步解讀和評估,具體內容以公告為準。

此前,已有多家半導體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如2020年12月,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被列入。彼時,公司回應稱,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并視情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兩年過去了,從11月份中芯國際的回應來看,相關影響仍存在。其稱,近期美國更新修訂了出口管制規則,對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進行了新一輪的限制。根據初步的解讀,該新規對公司的生產運營有不利影響,公司與客戶和供應商保持密切溝通,對新規中一些概念的厘清以及對公司的影響評估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

對于“實體清單”的最新變化此前已有媒體報道,中國外交部曾在14日回應稱,美方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他國企業采取歧視性不公平做法,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這是赤裸裸的經濟脅迫和科技霸凌行徑。美方做法嚴重損害中美企業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合作,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不利于中美兩國,也不利于世界。中方將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和機構的合法權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