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抵退稅惠及多類企業 助力市場主體增強活力

導讀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夏青 劉柏煊 張傲然)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新的組合式...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夏青 劉柏煊 張傲然)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16日披露數據,截至11月10日,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達2309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5倍。總臺記者在多地調研多類型企業時發現,“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切實幫助市場主體爬坡過坎、增強活力。

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兼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概括了今年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的特點——“從規模上看,退稅額超過前三年總和;從時間上看,原定全年存量留抵退稅任務提前到二季度集中完成,加之7月份新擴圍7個行業退稅,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稅務部門統籌加快退稅進度和加強風險防控,想方設法推動政策紅利精準高效直達市場主體”。

截至11月10日,留抵退稅合計已達23097億元。分行業看,制造業退稅6176億元,占比26.7%,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分企業規模看,小微企業是受益主體。從政策效應看,總臺記者在一線調研中發現,“真金白銀”的留抵退稅款發揮了為企業“輸血”“活血”的積極作用。

在制造業大市廣東佛山,一家陶瓷生產企業為了轉型升級、擴大產能,目前已投資超2億元用于建設廠房。新項目投入大,再加上今年市場環境有所變化,企業資金壓力驟增。留抵退稅到賬成為“及時雨”。今年4月以來,企業已申請辦理了6次留抵退稅,累計退稅額超過1300萬元。

“制造業留抵退稅辦理持續提速。我們10月提交了一筆40多萬元的退稅申請,很快就到賬了。這些留抵退稅款一部分用于結算供應商的材料款,一部分用于繼續投入到新項目中。有國家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支持,讓我們堅定了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企業財務人員莫簡弟這樣說。

在吉林,一家交通運輸企業的負責人告訴總臺記者,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貨物運輸成本持續上升,公司經營受到一定沖擊,資金存量面臨壓力。留抵退稅款“扶了企業一把”。

這家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經理王洪姝說:“稅務部門為我們提供了留抵退稅‘一站式服務’。截至11月,公司分3次收到留抵退稅2636萬元,為我們的資金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些留抵退稅到賬后,我們把70%的資金用于支付供應商的運輸費用,剩余資金主要用于公司的研發投入。”

在上海,初創于1945年的王家沙是一家老字號餐飲點心店,也是一家微型企業。企業財務負責人俞菲說:“就我們而言,今年受影響最大的就是線下門店的經營。像今年清明節前后,生產的青團等時令點心都沒法正常售賣,經營情況一度不太樂觀。好在我們企業獲得了175萬元留抵退稅款,第一時間就將這筆款項用于恢復門店營業和食品點心供應。”

總臺記者在現場看到,得益于留抵退稅等紓困政策的支持,這家老字號餐飲點心店恢復到往日的忙碌景象,“爆款”食品更是供不應求。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獲得留抵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戶數占比93.1%,共享受退稅9178億元,金額占比39.7%。稅收政策直達市縣基層,助力小微企業紓困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拱墅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王劍飛說:“截至10月底,我區9100多戶納稅人已收到50.7億元留抵退稅。從政策受惠面來看,小微企業是留抵退稅受惠主體,8600多戶小微企業已享受留抵退稅,戶數占比達93%以上。今年以來,我們優化留抵退稅數據審核工作,最大限度加快退稅進度。同時,用好稅收大數據,精準定位政策享受對象,向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開展精細輔導和留抵退稅政策適用提醒,高效釋放政策紅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