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寧華)“腫瘤免疫亟需個性化治療。”今天,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張江創新藥前沿技術論壇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腫瘤藥理學家丁健,在《腫瘤免疫治療機遇與挑戰》的主旨報告中提出如是觀點。
聯合用藥仍是免疫治療的大勢所趨
丁健院士指出,當前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腫瘤治療新策略。他闡述了腫瘤免疫治療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包括臨床前腫瘤模型免疫特征的構建、臨床療效尚不理想,尤其是多因素多環節引發的免疫逃逸。“目前免疫治療效果離滿意仍差距甚遠,腫瘤免疫治療需要更深入認識。因此,腫瘤免疫亟需個性化治療,聯合用藥仍是腫瘤免疫治療的大勢所趨,即采取各種免疫治療的策略組合來對抗腫瘤,期待基礎研究的突破能帶來免疫治療新的起點。”
主辦方供圖
本次論壇由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建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它是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全球對話系列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立足創新、立足全球,高度聚焦前沿技術和熱點領域,呼應未來產業布局。本次論壇共設3個專場,包括偶聯藥物、核酸與遞送及全球未來產業的張江布局等,以主題演講結合圓桌討論的形式分享了熱點前沿技術的研究進展,碰撞思維火花,助力創新發展。
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主任楊進波帶來了《探索研審聯動新機制,推動長三角生物醫藥創新》的主旨演講,報告圍繞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長三角分中心藥品審評概況、探索研審聯動新機制展開。他表示,目前長三角分中心正在深度參與區域內創新藥IND和NDA申請的評審、建立區域內重點項目服務機制,未來將進一步探索基于監管科學的事中事后聯審聯動機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上午專場聚焦新概念偶聯藥物賽道,由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兼達歌生物創始人倉勇、祐和醫藥CEO陳兆榮、艾博茲醫藥CEO許明分別從分子膠水藥物、抗體偶聯藥物等不同方向分享偶聯賽道的新技術新方向。
隨后,圍繞“泛偶聯時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圓桌討論,邀請領域內代表企業領泰生物、祐和醫藥、上海交聯藥物、迦進生物、美雅珂等公司的專家們從偶聯技術平臺的創新要點、創新與穩健的平衡之道以及產業未來3-5年的發展預期展開深入交流。
技術與產業密不可分,隨著上半場專業技術領域的深入交流和探討之后,下半場圍繞全球未來產業的張江布局專場,邀請跨國藥企和本土創新企業介紹創新布局和全球開發策略。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侯勁介紹,張江科學城作為上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域,肩負著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戰略使命。經過30多年的沉淀,已經形成了市校一所、三院、40多個中心、百個公共服務平臺和1300多家創新主體組成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高度集聚的研發創新集群,建設了一批包括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國家科學中心等在內的大科學裝置,打造了一批獨角獸加速器、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在內的功能性平臺,集聚了一批國際一線資本,匯聚了從科學設施、基礎研究、創新創業到資本上市各環節的關鍵要素,涵蓋了從研發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本次創新藥前沿技術論壇,聚焦研發熱點和前沿領域,領航產業新方向。希望科學家、企業家、投資界精英參與交流,讓張江成為創新策源高地,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推進張江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侯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