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作者王建創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樓蘭金甲”,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落下帷幕。
本屆航展,空軍所有的現役主力裝備精銳盡出,其中包含明星殲20隱身戰機,在進行了精彩的空中飛行表演后,兩架殲20戰斗機首次在觀眾面前靜態展出,在世界各國面前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空軍的自信。
除此之外,空軍還展出了搭載新型空射型導彈的轟6K“戰神”轟炸機、殲16重型戰斗機、運油20空中大型加油機、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空警500預警機、L15“獵鷹”高級教練機、運9運輸機等一系列新型裝備。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展出的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我國最近幾年研制的,特別是殲20、運油20等,裝備部隊的時間都不長。
最令人鼓舞的是,參與展出和飛行表演的殲20已全部換上國產航空發動機,這是中國航空裝備發展劃時代的進步。
要說這次航展的明星裝備,當然是我國首款服役的第五代戰機—殲20“威龍”隱身戰機。
目前在全球隱身戰斗機領域,實力最為強悍的有三種,分別是美國的F22、中國的殲20以及俄羅斯的蘇57。
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斗機,是俄方拿到航展上唯一一款算得上高新技術的裝備。
蘇57雖已首飛12年,但目前處入服役狀態的很少,受財力所限,至2028年俄空天軍只擬采購76架。
洛克希德·馬丁F-22“猛禽”,是美空軍一型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
F22戰機由于量產年代較早,裝備的機間數據鏈系統、信息感知能力等已逐漸落伍。
由于F-22的制造成本過高、缺乏清晰作戰任務以及其他生產計劃等原因,美空軍最終只采購了187架該型戰機。
目前,美空軍的F-22總數少于殲20,關鍵是其生產線早已關閉,重啟生產已經不太可能。
美空軍預計將在2023年前退役33架F22戰斗機,屆時其重型隱身戰斗機的規模將降至150架左右。
有人說,美軍不是還有F35嗎?
美空軍服役的F35A隱身戰斗機,數量雖然達到300架左右,但與解放軍的殲20重型戰斗機相比,F35屬單發中型戰斗機,存在作戰半徑短、航程短等缺陷。
中國的殲20,作為用來爭奪制空權的雙發重型高端戰機,定位更類似F22,在發動機推力、武器載荷、最大速度、最大升限等方面,擁有單發F35難以比擬的優勢。
據五角大樓發布的年度評估報告,F35戰斗機至今仍存在著13個致命缺陷。
在內部測試過程中,曾曝出過F-35隱身戰斗機被一架掛載有兩個副油箱的F-16D型戰斗機擊敗的消息。
很多美國軍界人士認為,殲20在綜合戰力上可能要強于F35。
今年3月,美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就表示,殲20和F-35曾在東海上空相遇,給美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殲20的數量問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據美媒保守估計,已經交給解放軍服役的殲20戰機,恐怕已有200架以上,未來總數可能超過700架,大大高于此前外媒對殲20規模數量的猜測。
在F22已經停產、蘇57產能有限的情況下,現階段全球仍在生產,且能夠以中隊規模服役的五代機,只有殲20和F35。
就先進隱身戰斗機的發展而言,中國空軍殲20顯然已進入了世界第一梯隊。
美軍計劃在2035年之前完成采購1200架F35戰斗機的目標,然而在F35中型單發、殲20重型雙發的情況下,美軍現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空軍縮短與美軍的五代機差距。
本屆航展,中國還高調展出了被譽為殲20“忠誠僚機”的FH-97A型無人機,意味著中國空軍有人飛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的時代已經到來。
一架雙座版的殲20戰機帶著數架攻擊-11無人機對敵方實施打擊,就相當于我們一架戰機擁有數架戰機的攻擊能力,戰斗力將成倍增長,這種戰法戰力可謂獨步全球、獨領風騷。
中國空軍以前的發展戰略是國土防御,現在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
在不久的將來,完成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將歷史性地落在一支由高新技術裝備武裝起來的現代化中國軍隊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