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濟華:新冠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無端地封控

導讀【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平民心聲”,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筆者在西部某市...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平民心聲”,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筆者在西部某市定居,曾經很喜歡這里,因為這不僅是家鄉的省會,而且這里四季分明,冬天不是很冷,還有暖氣,夏天不是很熱,早晚溫差較大,住習慣了,感覺挺好,哪里都不想去。

現在,突然想逃離了,因為,這里不僅經濟落后,管理更落后,而且基層治理非常糟糕,混亂不堪。

新冠疫情禍害人間近三年,三年的防控實踐,充分顯現出各地防控能力的差別,這里和一些城市相比差距太大了。尤其是,從去年8月以來,疫情反反復復、斷斷續續,就再沒有消停過,整個城市一直在緊張的防疫中徹底失去了活力,正常的生活秩序被長時間的封控打亂,甚至一些老百姓失去了工作,非常傷感,非常絕望……

更有甚至,一些人善于拿著雞毛當令箭,樂于扯著虎皮當大旗,一些人或者為了政績,或者為了減少管理的麻煩,竟然采取簡單粗暴的手段,甚至有堵死小區大門、鎖死單元門的情況出現,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乃至及時抗疫。

然而,任憑怎么反映、質疑、投訴也毫無作用。并且,時常遇到一些社區管理人員,隨口就是“有本事找上面去!”“找市長去!”上面究竟在哪里?一個老百姓能隨便找到市長嗎!況且,事實上,市長熱線經常打不通,好不容易打通一次,也無下文。

一個人被長時間封控在家里,就不談所有重要與否的工作,也不談什么著急的私人事務,甚至出現一些老年人常用的藥品也難以及時購買,更不要說生活資料缺乏,難以采購了……

在封控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警惕的是,權力完全能使一些人失去理智,更使一些人權迷心竅。如果基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偏低,就可能胡作非為,漠視群眾切身利益,導致被封控人員難以承受,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去年8月以來,我被反反復復禁足在家里,七八回了,短則十天半月,長則一月兩月,前后長達半年多時間被禁錮在家中不能動彈,這是什么日子呀!

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防疫不能擴大化,不能層層加碼,不能一鎖了事,號召要精準防疫,但實際上,在許多地方依然是我行我素,毫無改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僅是中國社會難以消除的頑疾;這種陽奉陰違,欺上瞞下的蠻橫作風貽害無窮,因為它不僅戕害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嚴重損壞著黨的形象和政府的信譽。

7月11日,由于樓上發現1例密接者,是一個中學生,據說班里出現陽性,整棟樓被封,每天在家里做核酸,不準出門,連續被封12天。按照有關規定,如果連續7天沒有發現新增感染者就可解封,但是,沒人搭理居民的反映和訴求。大家耐心等待,到14天了總該解封了吧,可是,又被告知本小區另一棟樓上發現陽性患者,就繼續封控。

人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已經14天沒出門了,另外一棟樓有陽性患者,與我們何干?面對大家的質問,依然是沒人理你,反映到社區說他們做不了主,得問上面,問街道也是一樣的回答。區上的、市上的公開電話打不通,不是沒人接就是占線,給市長熱線打上幾十次偶爾能通一次,反映了照樣不解決問題。就這樣被連續封控24天,100多戶人被禁足在家里,每天做核酸,沒有發現一例陽性。期間,一個居民遠在老家的老父親過世了,在群里詢問能不能出去?許多老人需要長期服用的慢性病的藥,也沒辦法買,生活更是一塌糊涂。

被關的24天里,寂寞難耐倒是其次,孤獨無助才是最頭疼的。本人不習慣網上購物,沒有吃的,就用家里日常存貯的干菜來湊合,等到香菇、木耳之類的干菜吃完了,實在沒辦法維持生計了,迫不得已從網上買菜。等了兩天,菜沒有送到,一再追問,或說馬上到,或說再等等,或說現在路上也不暢通,請多理解等等。后來,說菜已送到,叫去樓下大廳去取,找了幾個小時找不到,開始以為本樓的鄰居拿錯了,還在本樓的微信群里呼喊,希望誰家拿錯了,請拿下樓!一直沒有反應,就給物業、保安打電話申請調監控,說不好查,物業推保安,保安推物業。

幾天沒有吃菜了,就喝稀飯維持,心理著急,那種憤怒和無助難以言表。經不斷找賣菜的人核實,反復查詢買的菜送到另一棟樓上了,并且已經被同樣缺菜的那戶人家用了。原因是,賣菜的送菜的不是一個人,中間臨時換人,出現紕漏。

我居住的小區有20多棟樓,幾千人,一旦有疫情,每次都躲不掉,而且是重復著昨日的重復,幾乎沒有任何提高。

10月3日下午三點多,下樓取東西,正好碰上又要封門,說小區又有密接者了。于是,當機立斷跑到附近一個閑置的老房子去躲避。后來,老房子也被管制了。老房子所處新村街道的一片老居民區,是一棟點式樓,樓上共有28戶,有近10戶沒住人,全樓就40多個人,多是退休的老人,比較安全。這是一個老舊居民區,臨街及周圍有5棟各自獨立的家屬樓,還有近百戶老住戶的小炮樓,居民比較雜亂。

10月下旬,社區的人突然將兩邊的路口用鐵欄桿焊制了大鐵門,門被鎖死,不準進出。詢問原因,說后面小炮樓區發現陽性。從10月上旬開始,基本上每天做核酸,已經做了30多次了,每次都是陰性,難道還不能證明我們的“清白”嗎?一再詢問,回答是問上面去?上面在哪?誰能做主?問急了有關管理人員,竟然不屑一顧地輕蔑而放肆地說,有本事告去!這就是基層管理的現狀!

簡單粗暴的一關了事,管理上省事了,減少居民流動,降低傳染風險,本意也許是好的。但是,不能因為防控就忽略了所有的東西,人畢竟是需要活動的高級動物,不是沒有靈魂的物品或僵尸,隨便關在一個地方就會不聲不哈,不哭不鬧。

人不僅需要和別人交往,也需要和自然交流,需要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需要曬太陽,需要活動,需要購物,需要出門辦事,需要走親訪友,需要去看醫生,需要去見想見的人,需要去給別人盡各種各樣的義務,比如,伺奉老人,或伺候病人。總之,每個人都有需要辦的事。長時間封控真不行!

管理是雙向的,既要管,還要理,不能只管不理。我們不能粗管,胡管,亂管,用關門代替管理。不去精準防疫,不去科學地篩查密接者,卻放大范圍,擴大對象,抱著寧肯錯關一萬,也不叫一人漏網的心理,是公然對抗中央精神的。

事實上,老百姓對防疫政策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和配合,只是對于夸大了的時時虛驚一場的胡亂封控產生反感,由厭惡到憤怒,由怨聲載道到怒不可遏,這就是所有人對過度防疫產生厭倦情緒的根源。

為此,我要繼續呼吁,隨意堵死通道、鎖死單元門、小區門,當居民樓出現火災咋辦?當個別居民發生緊急病情急需搶救怎么辦?

疫情需要防控,但必須有尺度,有范圍,講方式,講策略,盡量做到精準,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胡亂擴大范圍,粗暴堵塞交通,簡單鎖住小區,該封控的堅決封控,不該封控的一定不能隨意封控,該解除封控的立即解除封控。

新冠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無端地封控!

所幸的是,中央優化防疫的二十條來了,希望這一次可以堅決地落實中央的政策!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