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制造業大國,先把配套搞上去,印媒:國內基建存在大漏洞

導讀上個月月底,一座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擁有百年歷史的吊橋突然斷裂,事故造成了140余人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事故發生之前,吊橋剛剛...

上個月月底,一座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擁有百年歷史的吊橋突然斷裂,事故造成了140余人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事故發生之前,吊橋剛剛完成了大規模的翻新改造。盡管事故已經過去了10多天,但是事故引發的爭論還在發酵。日前一家印度媒體發文稱,此次事故絕非偶然,而是暴露出了印度基礎建設中存在的大漏洞。

文章稱,近年來,印度發生了不少類似的悲劇。去年7月,比哈爾邦一座通車運行時間不到一個月的大橋被洪水沖垮。據印度媒體報道,被沖垮的大橋歷時8年建造,花費了26.34億盧比,約合人民幣2.45億元。事故發生之后,比哈爾邦一位議員表示,大橋是赤裸裸的豆腐渣工程,根本原因則是工程建設中存在極其嚴重的腐敗問題。

有媒體曝料稱,此次發生垮塌事故的吊橋,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根據印度媒體調查,在事故發生之前,吊橋經過了7個月時間的維修,耗費了2000萬盧比。不過從印度媒體的曝料看,負責吊橋維護的建筑承包商,是當地一家從事照明儀器生產的廠家,沒有任何工程建設資質和經驗。一家生產照明設備的廠商維修的吊橋,發生垮塌事故,一點也不意外。

那么一家與工程建設毫不搭邊的廠商,是如何獲得吊橋的維修合同的,“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其中的內幕交易不用多說。事故發生之后,印度總理莫迪視察了現場,要求當地政府對事故原因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對相關責任人給予懲處。印度媒體表示,僅僅有領導人的視察和督導是完全不夠的,印度需要從中吸取教訓,長長記性,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一些印度網友表示,莫迪一直想將印度發展成為制造業大國,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印度必須將配套搞上去,只有完善良好的基礎設施,才能吸引更多外資來印度建廠,推動印度制造業發展。但是從此次吊橋事故看,印度國內基建問題不少,而且想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完成的。

更為致命的是,印度國內一些人看不到這些問題,即便看到了,也不想解決。按照印度現在的基建環境,能將國內的基礎設施條件改善一下,就已經不錯了。想通過提升基建水平,發展為制造業大國,進而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純屬奢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