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解放軍如今什么武器最“厲害”,除了鎮國之寶核武器以外,大概就是各種常規導彈了。1987年美蘇簽署“中導條約”,相互約定銷毀了所有的中程地對地彈道導彈,而我們恰好借助這段空白期快速發展起來,如今中國在中短程彈道導彈技術方面已經毫無疑問領先世界。而2019年國慶閱兵時展示的最新式東風-17型高超音速導彈,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這種導彈目前還處于無法攔截的狀態,是解放軍手中最鋒利的長矛。
(鷹醬最害怕的景象)
但是即便是像東風-17這樣先進的導彈武器,依然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那就是彈道導彈體積和重量普遍偏大,因此需要用專門的運輸/發射車輛(又名TEL)裝載和運送,而這種導彈運輸車不但體積大、重量大,而且外形特殊,很容易被識別出來,在現代戰爭條件下,這種導彈運輸車一旦被識別,必然率先遭到敵方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攻擊。而一旦導彈發射車被摧毀,那么導彈本身也就失去了機動能力和發射能力,和一塊廢鐵差別不大。
(用于運輸彈道導彈的各種TEL車輛,是火箭軍的“軟肋”)
歷史上,伊拉克就曾經吃過導彈發射車被摧毀的大虧。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軍隊擁有絕對優勢制電磁權,并且對伊拉克空軍也有很大的相對優勢,伊軍被聯軍壓制,打得抬不起頭,在這種情況下,“飛毛腿”導彈就成為了伊拉克唯一能夠對聯軍還手的武器。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向沙特和以色列發射了大量的“飛毛腿”導彈,其中有一枚誤打誤撞直接命中了美軍在沙特宰赫蘭空軍基地的食堂,當場炸死28名美軍,是整個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殲滅”美軍數量最多的一次。
(當年美軍就是靠摧毀伊拉克的TEL車,最終遏制了伊拉克向沙特和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導彈的活動)
為了消除“飛毛腿”導彈對沙特和以色列的威脅,聯軍出動的空軍飛機有40%被用于在伊拉克西部的沙漠中搜尋其導彈發射車并對其進行摧毀,美軍甚至還派出小股特種部隊從地面滲透進入伊拉克,在茫茫沙漠中搜索“飛毛腿”導彈的蛛絲馬跡。最終伊拉克為數不多的TEL車輛被聯軍飛機和美軍的地面小分隊聯合摧毀,伊拉克也就失去了威脅沙特和以色列的最后手段,最終不得不向聯軍投降。
(導彈運輸車外觀非常獨特,所以很難進行隱蔽)
海灣戰爭證明,負責運輸和發射彈道導彈的TEL車輛其實是中短程彈道導彈的“軟肋”,追蹤和摧毀TEL,是遏制彈道導彈武器的有效手段。美軍自海灣戰爭結束后,一直在大力發展自己的遠程精確偵查系統,通過衛星、高空無人機以及遠程大型偵察機等武器強化自身的戰場偵查能力,在戰時一旦發現TEL車輛,立即召喚火力打擊將其摧毀。
從純技術的角度上看,美國如果建立起這樣一套針對TEL的完整體系,就能大大削弱解放軍彈道導彈的威懾能力,但是我們也并沒有睡大覺,而是正在研發屬于自己的新一代TEL車的隱身技術,給我們自己的導彈發射車穿上“隱身衣”。
(央視曝光的增加艙蓋的東風-17導彈發射車)
升級我們自己TEL的方式主要有兩個:第一,給導彈加上蓋子,遮蔽起來。在2019年閱兵式上我們看到的東風-17導彈都是直接把一枚裸彈安放在TEL車上,這樣安放導彈雖然非常簡便,但是導彈裸露在外不但不利于日常維護保養,也不利于隱蔽。所以為導彈加上一套蓋子,把導彈遮蔽起來,避免風吹雨打,可以讓導彈得到更好的保護,同時外部加裝蓋子,也更有利于導彈的隱蔽。
第二,給TEL穿上“隱身衣”。根據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稱,如今解放軍軍工部門為我國的TEL車輛研制了一種智能化的隱蔽系統。據稱,這種智能化的隱蔽系統和生物界的變色龍極為類似,可以根據周圍環境和溫度的變化,自動調節導彈發射車自身的色彩,使之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從而有效躲避光學和紅外偵查衛星的觀測,從而隱蔽TEL車本身。
(蘇聯當年還嘗試過直接把火車車廂改為導彈發射裝置的思路,我們也可以參考)
解放軍的中短程導彈部隊是解放軍目前對美軍威脅最大的部隊,包括東風-21D、東風-26兩種專用反航母彈道導彈以及東風-17高超音速乘波體導彈,都隸屬于解放軍戰略火箭軍部隊,而這些導彈也是能夠打破中美之間戰略對比的武器。所以美軍對我國的中短程彈道導彈也極為關注。而依靠這套“變色龍”系統,我國的TEL車就可以輕松躲過美軍偵查衛星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