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完成30萬人動員:4.1萬加入前線#
文/肥佬茄子
眼下赫爾松局勢看似有所放緩,但這似乎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對于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烏將領發出了明確警告:俄軍絕不會不戰自退。
據環球網援引《戰區》專欄10月29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烏軍情報領域負責人、少將布達諾夫在接受采訪時,大談了一番自己對于“赫爾松決戰”的看法。對于當前網上大量流傳的“俄軍準備放棄赫爾松”一類的言論,他首先警告稱,雖然部分支持赫爾松市的部隊駐扎在第聶伯河東岸,但“俄軍絕不會不戰自退”。
隨后,他還指出,目前可觀測到的、俄軍戰斗力最強、訓練水平最高的部隊都已經在赫爾松集結,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俄空降兵、海軍陸戰隊以及各路特種部隊,而來自俄羅斯國內的動員兵增援正在加強這些部隊組成的防線——目前,烏軍已觀察到至少4萬俄軍官兵正在該地區集結活動,而這還不包括河對岸的二線支援部隊。
他還表示,雖然當前烏軍行動受天氣影響有所放緩,但對赫爾松的進攻行動很可能會持續到今年11月底。此外,烏軍仍在努力試圖對俄軍展開包圍,但俄軍的激烈抵抗和反撲導致進展十分緩慢——他還強調,自攻勢開展以來,俄烏兩軍每天都在發生激烈的戰斗。并且,即使烏軍拿下了赫爾松城,俄軍也會在第聶伯河東岸建立防線,想盡辦法阻止烏軍發動新一輪進攻。
隨后,他還談及俄羅斯和伊朗“可能存在的新一輪武器貿易”。他指出,烏方有理由認為,在俄軍缺乏戰術彈道導彈的情況下,伊朗會向俄提供包括“法塔赫110”在內的多型常規短程彈道導彈。有趣的是,烏方認為這些導彈“比俄羅斯導彈更具威脅”,因為伊朗的彈道導彈精度更高、打擊距離更長且突防能力更強,這些都在中東地區的實戰中有過證明。而對于反制手段,他悲觀地表示,目前烏軍只能依靠有限的防空部隊進行抵抗,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需要盟友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
當然,關于“烏軍是否會進攻俄本土”一事,他坦言目前烏軍雖然在俄邊境的哈爾科夫地區活動,但并沒有入侵俄聯邦的計劃。也就是說,烏軍仍將把進攻的重點放在赫爾松到克里米亞這條“南部進攻線路”上。他還表示,他認為如果進展順利,烏軍明年將有能力對克里米亞發動反攻并收回控制權。
有趣的是,當記者問及俄境內頻發爆炸、克里米亞大橋等地區遇襲時,這名烏軍將領拒絕發表任何意見,并表示“我沒有確認或反駁”。這似乎是在暗示,烏當局可能確實如俄方所主張的那樣,需要為多起襲擊事件負責。
就此次烏方所透露出的大量關鍵信息來看,烏方顯然不會因天氣而放棄在南部的進攻計劃,而俄軍也不可能主動退守第聶伯河東岸,雙方圍繞赫爾松城恐怕必然會展開一場堪稱“殘酷”的巷戰。由于赫爾松集結了俄烏雙方的主力,這場戰斗的結果將極大地影響俄烏沖突的走向——一旦任何一方先蒙受了難以承受的巨大傷亡,很可能就會導致自己短時間內失去有效進攻的能力,從而使得戰場局勢徹底倒向另一方。但這顯然是俄烏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畢竟,沒有人會真的愿意將一場沖突的結果全賭在一場戰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