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美關系,新加坡比很多人看得明白,時間在中國一邊,而非美國

導讀近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長,也是新加坡前武裝部隊參謀長,現任嘉里集團副董事長楊榮文接受了香港《南華早報》主編的采訪,對俄烏沖突和香港局...

近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長,也是新加坡前武裝部隊參謀長,現任嘉里集團副董事長楊榮文接受了香港《南華早報》主編的采訪,對俄烏沖突和香港局勢都發表了見解,但重點是對中國和美國之間“大國競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當被問及中美之間持續的緊張關系是否最終會導致最糟糕的結果時,楊榮文表示,他不像新加坡已故領導人李光耀那樣樂觀,但是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新加坡比很多人和國家要看得明白,時間是站在中國一邊的,而不是美國。

(左二為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

首先,對于俄烏沖突,隨著四個烏克蘭的州并入俄羅斯聯邦,和北溪管道遭到破壞,楊榮文擔心俄羅斯、美國和歐洲正走入一條漫長而黑暗的隧道,無法輕易掉頭。雙方都揚言將使用核武器。楊榮文認為,一旦開始這種小規模核襲擊,就再也沒法回頭了,因為感覺自己失敗的那一方會變得更加絕望,然后局勢就會慢慢升級,整個世界都將處于危險之中。但是楊榮文認為中國會找到一種方法來“置身事外”。他表示,在核大國危險地走向“世界末日”之前,將發生代理人戰爭或混合戰爭,比如俄烏沖突。

(俄烏沖突的悲劇,讓新加坡非常警惕)

對于香港問題,楊榮文指出2019年的香港并不安全,他對西方媒體對香港當時的街頭暴力活動的推崇感到非常反感,因為西方媒體在自己的社會中永遠不會容忍這種行為。楊榮文很高興看到香港的局勢恢復平靜。

對于最關鍵的中美“大國競爭”問題,楊榮文認為:“中國知道自己正在變得更強”,并且知到時間是站在自己這邊的。等過一段時間之后,中國的實力就會強到足夠防止戰爭的爆發。具體到臺島問題,如果能夠以后再打,現在就不打,那么到了以后也就沒有打的必要了。

但是美國政客對中國普遍充滿了對抗思維,很多人希望和中國“打一仗”。一些美國政客也看到了中國正在變強的事實,因此他們認為如果與中國發生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話,最好是早打而不是晚打。這與中國的期望正好相反。另一些美國政客則認為中國應該被變成二三流國家,因為他們認為中國變得“太傲慢”。換句話說,這些人想的是“中國為什么不像日本那樣跪下?”還有一些美國政客覺得美國即將被中國超越,他們認為決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美國政客對中國普遍充滿了對抗思維)

楊榮文認為,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就是以己度人,他們認為中國會像西方人一樣行事。許多美國政客覺得,當中國強大時就會像西方列強和日本當年那樣對外侵略擴張,占領別人的領土。需要提醒的是,美國和西方媒體一直把中國在南海、釣魚島和中印邊境等地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以及在臺灣問題上維護統一的行為也宣傳為“對外擴張”,這其實是美國政客的主流看法。楊榮文反駁說,中國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吸取了過度擴張的教訓。結合上下文來看,楊榮文指的可能是漢唐曾經涉足過中亞地區的亂戰,但當時的中央王朝實際上并沒有實力維持如此長的戰線,因此,美國人也遲早會吸取這個教訓。

(臺裝甲部隊舉行實彈射擊演習)

楊榮文明確表示,烏克蘭戰爭就是代理人戰爭,美國很可能也會利用臺島來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的可能。楊榮文認為,如果美國對中國采取行動,中國是不能示弱的,因為一旦示弱,那么美國人就會得寸進尺,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中國一向講究雙贏,但是如果美國想讓中國輸、美國贏,那么中國可能將仗打成雙輸,直到美國能夠得出結論:最好還是雙贏。

總體來說,楊榮文的分析相當到位,新加坡不缺他這樣目光遠大的政治家,這是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的立足之本,同時他的華人身份幫助他更深入地理解中國的思維方式。楊榮文對美國政界的洞察也相當深刻,指出了一些學者忽視的事實。他的這些想法,值得我們思考甚至借鑒。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