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下臺,俄方諷刺挖苦,美國謹慎回應,中方的表態暗藏玄機

導讀才任職45天的英國首相特拉斯宣布辭職,到10月20日宣布辭職之時,特拉斯僅僅任職45天,是目前為止英國最為“短命”的首相。無論誰成為下一任...

才任職45天的英國首相特拉斯宣布辭職,到10月20日宣布辭職之時,特拉斯僅僅任職45天,是目前為止英國最為“短命”的首相。無論誰成為下一任英國領導人,未來巨大的經濟和財政逆風都將給英國帶來更進一步的痛苦。

特拉斯宣布辭職以后,還有兩件“大事”沒干,因此大家紛紛猜測英國的國家戰略走向。前幾天,尚未辭職的特拉斯決定將原本定于年底發布的新國家安全戰略,提前在未來幾天內公布。

新的安全戰略將中國的定位從之前的“系統性戰略對手”,提升到“最重要威脅”的級別,有分析認為,特拉斯政府考慮將其對華關系上升至其對俄關系的級別。現在,特拉斯辭職了,繼任首相是否會維持這個政策,還不好說。

眾所周知,特拉斯上臺才不到兩個月,卻因為其所推行的外交內政犯下嚴重的失誤,導致前首相約翰遜給英國造成的多重危機,非但無法得到妥善解決,反而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讓特拉斯在國內選民中間的人設盡毀,最新民調顯示,超過60%的英國受訪者都希望特拉斯辭職。

特拉斯企圖通過對華挑釁來挽救自己的政治地位,顯然已經行不通了。畢竟,如果英國政府真的將中國視為“最重要威脅”,則意味著中英兩國關系將面臨極度惡化的風險。但問題在于,倫敦有這種膽量嗎?因為這將意味著英國將在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將失去中國這個市場。這對英國貿易出口所帶來的影響,是倫敦所無法承受的。

與此同時,中國還是英國最大的商品供應國之一,在英國通脹危機愈演愈烈的當下,一旦沒有了中國商品的供應,倫敦的政客承受不起這種代價。因此,英國政府近期做出的一項決定,證明它并不敢過度刺激中國。

據環球網報道,日前,臺灣所謂“國安局”聲稱,他們原本計劃從英國采購一批高精度狙擊步槍,以替換使用了20年的狙擊槍,結果因為沒能獲得英國政府發出的輸出許可,得標廠商因無法履約而自行解約。

對此,有島內人士分析認為,臺當局軍備從歐洲采購的就算只是零部件,也經常受限。歐洲國家因顧慮大陸的反應,往往會要求臺當局說明最終使用目的,如果用于軍事用途,則很難獲得輸出許可。英國拒絕向臺當局提供狙擊槍,理由估計也如此。顯然,英國政府不敢給予廠商售臺武器的輸出許可,就是不敢因為這點蠅頭小利得罪中國。

特拉斯下臺以后,俄羅斯諷刺嘲笑,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特拉斯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她令英國國家財政體系崩潰。而美國的表態比較謹慎,拜登發表了一則聲明,一如既往地強調英美特殊關系,隨后又對特拉斯的對美合作表示了感謝。

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及特拉斯下臺一事,汪文斌表示,“關于英國首相辭職,這是英國的內政,我不予置評。”中方的回應可謂暗藏玄機,頗具深意。

這說明,別看倫敦在反華問題上跳得很兇,盡管英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內容已提前劇透,但更多的只是體現在嘴炮上。讓他們從實質性上傷害中國切身利益,他們似乎還沒有這種膽量。尤其是在當下英國經濟正深陷多重危機泥潭中之際,倫敦更沒有與中國徹底翻臉的資本和底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