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大國博弈真的容不下一絲錯誤。據《環球時報》10月24日的報道,美國101空降師4700多名士兵,被爆已經部署到了羅馬尼亞境內,后者毗鄰正在與俄羅斯激烈交戰的烏克蘭。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披露,五角大樓派出“最精銳的空降師”,“且攜帶有重武器”,主要是為了確保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的安全,因為自俄烏開戰以來,俄軍一直想要奪取烏南部敖德薩州,戰火或燒到羅馬尼亞邊境。
不過,101空降師的指揮官“話鋒一轉”,他們表示,雖然此次部署“是為了保衛北約領土”,“但如果戰事升級或北約遭到攻擊”,“我們也做好了越界進入烏克蘭的準備”。101空降師副師長盧巴斯就警告稱,“我們將保衛北約的每一寸土地”,“我們有獨一無二的空中攻擊力量”,101空降師的其他指揮官也嗷嗷向CBS表達“高昂戰意”,紛紛表示,101空降師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他們一直在準備“今夜就戰”。
很顯然,101空降師“來者不善”,絕非僅僅是保衛羅馬尼亞這么簡單,原因并不難理解,一個俄烏沖突就已經讓普京焦頭爛額,讓俄羅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莫說俄軍還沒有攻下敖德薩州,哪怕俄軍就在隔壁了,普京也不會下令動羅馬尼亞的“一草一木”,因為羅馬尼亞是北約成員,而北約是全球最強大的軍事集團,烏克蘭都沒吃下,普京會去動北約?所以,不管有沒有101空降師的到來,羅馬尼亞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那么,美國為什么要將這支拳頭部隊部署到羅馬尼亞,總得有什么目的吧?其實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將槍口頂在普京的腦門上,用101空降師指揮官的話說,就是警告普京“不要升級俄烏局勢”,“不要攻擊北約”。這話說的好像很籠統,但其實普京心里非常清楚,北約想要傳達的到底是什么信息,那就是“絕不允許”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戰術核武器也不行,否則就是“升級俄烏局勢”,否則就是“對北約的攻擊”。
有人可能說,烏克蘭又不是北約成員,怎么核打擊烏克蘭,就是對北約的攻擊了,美國這么說,“還有天理,還有王法”嗎?別急,美國方面有解釋。據《環球時報》10月3日的報道,前美國駐伊拉克、阿富汗最高指揮官大衛·彼得雷烏斯就表示,如果俄軍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那么“一旦核輻射波及到鄰近烏克蘭的北約國家”,“那就構成了對北約的攻擊了”。看到沒,俄羅斯核打擊會造成核輻射,核輻射擴散到北約,那就是對北約的攻擊!
于是美國找到了將精銳部隊部署到烏克蘭鄰國的“完美理由”——保衛北約領土,試問普京還敢用核武嗎?如果普京用核武,只要有那么一丁點核輻射擴散到了北約國家,那么北約就會啟動“集體防御機制”,北約30國將對俄羅斯采取武力回應。北約會怎么做?彼得雷烏斯將軍就表示,美國會帶領北約盟軍“一起干掉”在烏克蘭境內以及克里米亞的所有俄軍常規部隊,包括“在黑海的所有俄軍軍艦”。
北約做得到嗎?還真的做得到。一方面,單單北約援助的烏軍,就讓俄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事實證明,俄軍并沒有西方預測的那么強大,孱弱的國力和糟糕的后勤補給,使得俄軍無法承受長期的大規模戰爭,如果此時北約參戰,無疑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據鳳凰衛視10月13日的報道,早在2016年,美國政府就進行了沙盤推演,結果顯示,“美國只需加強常規軍事行動”就能“打勝仗”,動用核武反而難以結束戰爭。
所以,彼得雷烏斯所謂一旦俄軍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北約將“血洗”烏境內和克里米亞的俄軍,“全殲”俄羅斯黑海艦隊并非是“虛張聲勢”,以目前北約的實力,的確做得到。但問題的關鍵是,北約不是真的想和俄羅斯“開戰”,北約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用“常規手槍”頂住北極熊的腦門,警告普京不要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否則北約就要“參戰”,普京會答應嗎?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咱們還是得說,普京又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如果普京決定對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好處就是很可能在短期內“扭轉戰局”,俄軍“全線吃緊”的態勢將得到極大的緩解,烏軍再多,也不夠核彈“報銷”的;但害處一樣“觸目驚心”,普京和俄羅斯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全面、徹底孤立,此外北約也將直接出兵掃蕩烏境內的俄軍,經歷7個月鏖戰的俄軍,早已疲憊不堪,不是北約精銳部隊的對手,普京想要在烏克蘭戰場打開局面,結果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被動”,這就得不償失。
如果普京“認慫”,在槍口下同意“不使用核武器”,那么普京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早在9月21日,普京就表示要用“所有武器”捍衛俄領土完整,且強調這不是“虛張聲勢”;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姐夫”也表示,莫斯科將用核武器捍衛“新領土”,現在赫爾松眼看守不住,新并入的俄領土即將“淪陷”,俄羅斯依然不敢使用核武,這不是“紙老虎”嗎?政治壓力倒也罷了,問題的關鍵在于不用核武俄軍恐會“一崩再崩”,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現在的普京是“進退兩難”,和當初“是否出兵”烏克蘭“如出一轍”,這說明,不僅在軍事上,俄羅斯還沒有跳出美國布設的陷阱,在戰略上,俄領導層也依然沒能跳出白宮大軍師和美國頂級智庫的“五指山”,依然還是,“美國出題,俄羅斯做題”,“左右為難”的選擇題讓戰斗民族和普京本人“痛苦不堪”。普京在烏克蘭動用核武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俄烏沖突爆發之初,普京錯估形勢,認為烏克蘭“好打”,還擔心美國“反悔”,所以在聯合國主動提出“核戰打不得,也打不贏”,五常大國“一致通過”,這是普京自己主動提出來的。另一方面,事到如今,就算俄羅斯使用戰術核武器,也嚇不倒西方國家了:一來,俄烏沖突讓西方認識到了俄羅斯“孱弱”的本質;二來,普京也只敢往烏克蘭扔核彈;三來,西方經過評估,哪怕普京扔核彈,西方也能用常規手段打贏俄羅斯。
那么最后一個問題來了,假如普京“沒忍住”,在烏克蘭使用了戰術核武器,北約也出兵烏克蘭了,俄羅斯會使用“戰略核武器”,會引發“末日戰爭”嗎?從克里姆林宮傳來的消息,那是妥妥的“末日戰爭”。據參考消息10月14日的報道,俄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姐夫”就表示,西方用常規手段“殲滅”俄軍的想法是“妄想”,北約對俄羅斯的“非核打擊”,將引發俄羅斯對北約的核打擊,“這是惡性循環”,“結果就是地球進入核冬天”。
10月15日,據參考消息網的報道,普京總統也表示,北約出兵烏克蘭,與俄軍直接沖突,“這是極其危險的一步”,“會導致全球性的災難”;普京警告稱,“希望那些有此想法的人足夠理智”,“不會采取如此危險的動作”。很顯然,莫斯科也意識到,如果北約真的參戰了,以北約強大的實力,用常規手段“血洗”俄軍的確做得到,所以俄羅斯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引爆“末日戰爭”,不僅動用戰術核武器,也要動用“戰略核武器”。
前面說了,普京曾經警告西方“保持理智”,“不要采取如此危險的動作”,但美國依然將101空降師4700多人部署到了烏克蘭附近,且揚言只要普京“升級局勢”或“攻擊北約”,美軍就要“越境參戰”。很顯然,西方沒有將普京的警告當一回事,完全不懼與俄軍“直接沖突”,不怕引發“末日戰爭”,美國和西方這么做的“底氣”到底在哪里?
首先,俄羅斯“理虧在先”,“先發制人反侵略”打到烏克蘭家里,結果被烏軍“反推”,打不下來,還要用“核武器”,這道理也沒誰了;其次,普京自己也說了,“核戰沒贏家”,“打不得也打不贏”,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代價太大”,不次于從一個50米的陷阱,跳到一個100米深的陷阱,只會“越陷越深”;最后,俄羅斯內部意見并不統一,俄民眾也是如此,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普京的戰爭”,不是“衛國戰爭”。
記得在以前的文章中,咱們曾經寫過,拜登只要俄羅斯“留下一條腿”,“普京拼命干什么”?俄烏沖突就是一個“賭局”,輸了有三種結局:第一,認栽立場,“愿賭服輸”;第二,死也不服,要賭到底,結果可能“翻盤”,但也可能“輸個精光”;第三,這場我不認了,掀桌子,掏刀子,也就是“使用核武器”解套。現在普京打算走哪個結局模式?還是那句話,美國是出題人,結局已經寫好了,劇本很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