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肥佬茄子
隨著烏軍從西北兩面不斷施加壓力,如今赫爾松的局勢日益惡化。在當局的敦促下,平民撤離數量直接“暴漲”,而俄烏兩軍的殘酷巷戰也或將爆發。
據環球網援引俄新社10月24日報道,隨著烏軍施加的壓力日益增強,赫爾松地區正面臨空前的緊張。據悉,赫爾松政府日前再次公開敦促當地居民“趕緊撤離”,要求居民只帶走金錢、貴重物品、必備衣物和身份文件等“必需品”,以減少撤離運輸的壓力。而當地居民顯然已經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自當地時間23日開始,選擇撤離的平民人數在幾天前的基礎上再次“暴漲”,這也為當地政府和俄軍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截至目前,雖然已有約2.5萬平民已經撤到第聶伯河東岸,但赫爾松城內仍有數萬民眾尚未撤離。
此外,隨著烏軍的進攻,一些“破壞分子”也開始趁機活動。就在23日當天,赫爾松市內還發生了爆炸襲擊事件。該地區副負責人斯特雷穆索夫證實了此事,并表示爆炸來自一個被固定在街道欄桿上的簡易爆炸裝置,爆炸已經導致一人死亡、一人受傷。由于當地安全局勢復雜,目前尚不清楚襲擊者的具體身份。有消息認為,這是當地親烏武裝分子的“杰作”,以破壞俄當局的控制力、制造混亂局勢以“迎合”烏軍的進攻。
此外,俄烏雙方還在就“新卡霍夫卡大壩”不斷扯皮。烏方指責俄軍試圖炸毀大壩、用洪水阻止烏軍的進攻,而俄軍則宣稱想要炸毀大壩的其實是烏軍,目的是為了切斷第聶伯河下游的整個供水系統以及來自卡霍夫卡水電站的電力支持,而這將導致極度依賴第聶伯河水源的克里米亞地區陷入水源危機。
但無論想要炸毀大壩的究竟是誰,大壩的崩潰必將導致赫爾松地區遭到洪水的襲擊,數以萬計的居民將真正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毫無疑問,這將是俄烏沖突中最嚴重的一場人道主義危機之一。
有軍事觀察組織表示,目前來看,俄軍一方面似乎想要以殘酷的“巷戰”來阻止烏軍對赫爾松的占領計劃——大量的視頻和照片顯示,俄軍已經開始以班排級分散,穿上便裝“潛入”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這看上去就是要打巷戰的信號。但也有評論認為,俄軍并不希望在巷戰中損失更多的骨干士兵,因為這些士兵是俄軍進攻力量的中堅——最新消息指出,俄軍正在將一部分老兵組成的部隊和軍官重新部署到第聶伯河以東,但仍有大約2萬名俄軍士兵繼續留在城市內構筑防線。有分析指出,俄軍可能是希望借赫爾松這個“堡壘”拖住烏軍大部隊,再以精銳部隊切斷烏軍后路、從而將烏軍部隊“甕中捉鱉”。
當然,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無論俄羅斯人是要玩“空城計”取巧獲勝,還是要為了維系其政治形象而與烏軍展開“戰略決戰”,赫爾松之戰爆發的可能性都是很高的。對于烏克蘭來說,赫爾松之戰將是烏軍反攻行動的“決定之戰”,只要獲勝,俄軍的士氣將受重創,西方也只能繼續追加對烏軍事援助;而對于俄軍來說,這也是一場“必勝之戰”,因為一旦赫爾松這個“俄聯邦成員”被烏重新控制,對克里姆林宮造成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在這種情況下,俄烏雙方顯然都沒有更好的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