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約翰遜在幾個月前因卷入丑聞而辭職,再到上周英國首相特拉斯辭職,如今英國政界又掀起一股“競選風”。
而在這一政治局面之下,曾與特拉斯角逐英國首相之位的蘇納克被輿論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英國首相之人。而且,如果蘇納克能夠在英國保守黨定于當地時間24日下午兩點的截止日期之前,保持其在保守黨議員中有150人支持的成績,并且其他競爭對手獲得的票數都未達到100票,那么,蘇納克將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否則蘇納克就將與其他競選者一同進入最終的投票環節。
在這一緊張時刻到來之前,約翰遜卻發表聲明要主動退出英國首相的競選,并稱自己這樣做便是因為“時候未到”,而且,英國與保守黨在當下都“需要團結”。
據路透社23日消息,約翰遜在選擇退出英國保守黨黨首和英國首相競選后,呼吁保守黨需要團結。
而隨著他的退出,目前在保守黨中得票數最多的蘇納克便足以穩坐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保守黨黨首以及英國首相的人選。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統計,蘇納克目前的競爭對手莫當特目前只收獲了25位保守黨議員的支持。
所以,結合約翰遜在宣布退選時所說的“國家和保守黨需要團結”,輿論認為這可以算得上是約翰遜的一次“自我犧牲”,以成全蘇納克,從而平息因為角逐保守黨黨魁和英國首相而在保守黨內掀起的政治風暴。也讓英國政壇恢復平靜。
就這一層面而言,在22日宣稱將極力阻止英國大選提前并且讓保守黨在大選中勝出的約翰遜,可謂是在自我犧牲中兌現了自己的部分承諾,頗為“感人”。
但有分析認為,約翰遜這一“讓賢”之舉其實并非其最終目的,而在這一表象背后,還暗藏著3個信息。
其一便是英國大選或將提前之際,約翰遜的無奈。
隨著特拉斯宣布辭去英國首相一職,英國在野黨工黨以及在野的自由民主黨自然希望提前開始大選,從而取代保守黨的執政黨地位。
而新一任英國首相競選的開始,自然也使得英國保守黨內部分歧不斷,所以才出現了約翰遜、蘇納克以及莫當特三位競選者角逐英國首相的局面。
大選還沒開始,保守黨因為支持誰當英國首相的事先來個“內斗”,自然是約翰遜不愿看到的,而工黨和自由民主黨還有些“幸災樂禍”地想要提前開始大選。
所以,約翰遜在此時不得不選擇“一致對外”的方案,即通過自己的主動退出和號召保守黨議員們保持團結來穩住局面。
其二便是約翰遜的落選或已成定局。
英國BBC此前的統計結果表明,在保守黨中有155位議員支持蘇納克,而約翰遜僅有54人支持。雖然23日,約翰遜在宣布退選時也提到了自己已經獲得102位保守黨議員的支持,但這一數量依然比蘇納克的要少許多。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蘇納克的勝算更大。
而在本月22日,約翰遜還與蘇納克進行了“秘密會面”,但就約翰遜的表態而言,兩人此次會面的結果并未令他滿意。所以,在當地時間24日下午兩點之前,約翰遜宣布退出競選英國首相,或為一個能夠規避落敗風險的選擇,從而避免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
其三便是約翰遜或在“以退為進”。
雖然在約翰遜宣布退選后,部分原本支持他的議員轉而支持蘇納克,并認為蘇納克是能夠讓保守黨保持團結的人,但還有一些議員選擇轉而支持莫當特。
在此情形之下,無論蘇納克最終是否能成為英國首相,約翰遜都算是做好了“兩手準備”。那些轉而支持蘇納克的議員們自然會成為約翰遜對蘇納克的“善意”,支持莫當特的議員們也將發揮相同的作用。而這些議員們或將能幫助約翰遜在可能出現的蘇納克政府中謀得較高的職位。
在約翰遜宣布退選后,保守黨議員露西·艾倫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支持約翰遜,并認為“他為國家做了正確的事”。這便呼應了約翰遜的“自我犧牲”式退選,看來,保守黨議員們已經看到了約翰遜為國家和保守黨所做的貢獻,這無疑也將給約翰遜帶去更多的稱贊。
所以,無論約翰遜退選是做戲還是真心,這對他來說都是一件有價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