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西奇負責人被控犯叛國罪遭逮捕#
文/一落山川
在時局動蕩之下,曾經的“烏克蘭英雄”被指控為“通敵叛國”的“烏克蘭狗熊”。
據環球網報道,現年83歲的馬達西奇公司總裁博古斯拉耶夫被烏安全部門逮捕。烏方相關公告顯示,他被指控犯有叛國罪,涉嫌向俄羅斯軍方提供飛機發動機和其它零部件,并被懷疑與俄特種部隊有聯系。
據悉,烏方的證據是,在被烏武裝部隊擊落的俄軍卡-52、米-28N直升機中發現了馬達西奇發動機。話說,大部分中國網友,對馬達西奇公司應該并不陌生。自蘇聯時期以來,該公司一直是烏克蘭最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商之一,被視為“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
在蘇聯解體后,烏克蘭軍工體系受到沉重打擊,馬達西奇也榮光不再。但在博古斯拉耶夫的掌舵下,該公司仍舊常年占據烏航空產品出口的半壁江山,為其國家財政作出了不小的貢獻,被視為“奇跡般的存在”。彼時,博古斯拉耶夫一時風光無兩,還曾于2000年被授予“烏克蘭英雄”的稱號。
當然,對我們而言,引起爭議最多的還是中企對馬達西奇的收購案。盡管博古斯拉耶夫經營能力不俗,但克里米亞事件后,俄烏關系惡化,該公司失去了最大的客戶俄羅斯,幾度瀕臨破產邊緣。
當時,一家中資公司曾有意收購該企業,而在談判即將進入收尾之際,澤連斯基政府突然以“國家安全”拒絕中方收購,并將該公司國有化。2021年底,中方相關企業向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訴訟,但考慮到當前局勢,賠償仍舊遙遙無期。當時,對基輔方面的做法,博古斯拉耶夫表示了明確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2014年之后,烏當局才下令禁止烏軍工企業與俄方展開合作。然而,烏方公告中提及的飛機早在上個世90年代左右就已經服役,俄方很有可能是在相關禁令下達之前就完成了采購工作。無論如何,僅憑這些就斷定博古斯拉耶夫“叛國”,頗有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味道。
消息人士稱,烏克蘭特工直接撬開博古斯拉耶夫的住宅大門將其逮捕。目前,這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被押往基輔進行進一步調查,如果相關罪名被坐實他,或將被判處終身監禁。此前,烏克蘭前防長米哈伊爾也曾被基輔調查,僅僅是因為他簽署了《哈爾科夫協議》,而該協議同意俄軍黑海艦隊進駐克里米亞……
不得不說,澤連斯基政府“內部清算”的表現愈發瘋狂,只要曾和俄羅斯有過接觸政府官員或商界人士,哪怕是在時任政府的授權下,也有可能被“秋后算賬”,既被扣上“叛國”的罪名投入大牢。
不可忽視的是,在俄軍對烏克蘭實施大轟炸的背景下,基輔政府需要尋找各種“出氣筒”宣泄情緒,以提振己方士氣,凝聚國內反俄決心。不難發現,每當戰場形勢嚴峻之際,基輔當面就會開始在內部“抓叛徒”,這本質上不過澤連斯基為推卸責任而尋找的“替罪羊”。
然而,這種打壓國內不同聲音、不放過任何可能的“親俄勢力”的行為,基本切斷了俄烏通過和平途徑解決沖突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戰爭結束,兩國之間的各種惡斗也將無期限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