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塔斯社報道,埃及央行近日正在重新制定埃及鎊指數,從而推動本國貨幣同美元“脫鉤”,埃及央行行長哈桑·阿卜杜拉指出,埃及不是產油國,未從事大量石油貿易,但埃及鎊總是在大宗貿易中與美元掛鉤,美國也不是埃及的主要合作伙伴。
因此,埃及決定不再顧忌對美元匯率,開發一種新的貨幣指標,推動埃及鎊同美元“脫鉤”,轉而同其他貨幣、黃金以及貴金屬掛鉤,他特地強調,這一舉措的重要意義就是讓外界摒棄埃及鎊同美元掛鉤的偏見。
自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等重要金融機構不斷提高貨幣基準利率,推動美元升值,導致全球多國貨幣持續貶值,各國央行不得跟進加息,埃及也難以幸免。
目前,埃及鎊下跌已超過27%,今年早些時候,埃及鎊對美元匯率從原來15.7一天下跌至18.2,現在已跌至19.61。而在經濟上,作為擁有超過1億人口、作為全球最大糧食進口國之一的埃及,其80%的糧食進口自俄烏兩國。
年初,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性糧食危機開始蔓延,埃及也深受其害,小麥進口成本已從每噸130美元升至504美元。同時,作為中東為數不多的擁有工業基礎的國家之一,埃及的石油進口也受到了全球油價飆升的影響,石油進口成本也從每桶65美元漲至125美元。
這些因素都給埃及財政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在這種狀況下,埃及鎊仍在受全球通脹的影響不斷下跌,外資則大量撤出。目前,埃及的外匯儲備已經跌至334億美元,面臨如此沉重和嚴峻的經濟狀況,埃及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
眼下,埃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就新的融資達成協議,這也間接促成了本輪埃及貨幣改革的發起。埃及總統塞西對此表示,埃及央行正在努力加強外匯引入,在改革其外匯交易體系時完成了期貨合約,以更好地應對金融困局。
同時,塞西還表達了反對埃及鎊和美元深度掛鉤的看法:美國并非埃及主要合作伙伴,不明白為何人們老是盯著美元,自己希望看到埃及鎊與任何一種貨幣作對。”
不只是塞西有這個疑問,美聯儲的瘋狂收割,轉嫁通脹危機,讓當前全球各國都視美元為金融猛獸,紛紛開始考慮繞過美元結算。但作為全球流通貨幣也是最強大的信用貨幣,脫鉤美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美元自身也沒有孱弱到任何國家都可以強行與其脫鉤。
就連一直從制度、外貿多方面齊頭并進推進“去美元化”的俄羅斯,都表示當前的全球交易環境,不可能完全繞過美元。俄財長西盧安諾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目前并不推動大宗商品貿易完全與美元脫鉤,只是對于這些商品的稅收將以盧布價格重新計算。
雖然俄方這番表態,令人頗感意外,但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國,俄羅斯必須面對全球大宗商品大量使用美元結算的事實,這不是俄羅斯自身的問題,而是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特性所致。
作為信用貨幣中的硬通貨,即便當前全球經濟局勢到了這個地步,投資市場對于美元的信心盡管遠不如以前,但還是遠超其他貨幣。
過去的幾十年里,利用自身強大的進口消費能力和經濟活力,美國不斷推進美元同石油等大宗商品掛鉤,加強自身流通性,不斷增強購買力,奠定了美元全球貨幣的地位,這是美元霸權存在的邏輯,即美元仍是全球市場上最保值最穩定最有信用的貨幣。
在這種局面下,全球其他各國貨幣,包括歐元等重要貨幣,都難以在匯率市場上徹底擊敗美元,經濟大國的貨幣都談不上徹底脫鉤美元,產業單一、出口乏力的小國就更不用說了。
俄羅斯尚且能通過自身強大的能源為盧布站臺,讓亞洲各國認可盧布的流通性。埃及靠什么,本次貨幣政策調整,不是埃及央行第一次動作了,2016年,埃及就曾為了緩解外匯短缺壓力,宣布實行更為自由的匯率制度,結果埃及鎊一天之內貶值13%。
從2010年到現在,埃及鎊兌美元的匯率已經從5.5:1貶值到當前的19.61:1,預計明年將跌過20,這除了說明美元對全球收割的力度仍較為強勁之外,也從側面印證了埃及經濟的乏力。
至少目前來看,即便是公開“背叛”美國,埃及2022年的經濟恢復水平并不能抵消當前面臨的通脹危機,總而言之,打鐵還得自身硬,想要擺脫美元束縛,挽救經濟,靠的還是產業發展等經濟硬實力,不然,最終還是逃不出美元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