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8小時,伊朗2次點名批評西方,伊方:拜登習慣“渾水摸魚”

導讀伊朗不愧是中東地區的“頭號反美斗士”,在短短不到24小時之內,就兩次對美西方進行了點名批評。先是伊朗石油部副部長公開指出,某些西方國...

伊朗不愧是中東地區的“頭號反美斗士”,在短短不到24小時之內,就兩次對美西方進行了點名批評。

先是伊朗石油部副部長公開指出,某些西方國家一邊對伊朗施加制裁,一邊要求伊朗加大石油出口緩解西方能源危機的做法是“厚顏無恥”。

隨后,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又對拜登近期涉及伊朗內政事務的不恰當表態進行了駁斥,稱拜登習慣“渾水摸魚”,并且毫不留情的指出美國一貫擅長軍事入侵和干涉別國內政。

伊朗之所以接二連三做出這番強硬表態,也是因為實在是對西方國家的無恥行徑忍無可忍,至于為何特意挑選在近期,集中性的批評美國,不排除是想趕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給拜登“添點堵”。

畢竟這么多年以來,美國沒少動用軍事威懾、經濟制裁等手段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因此,伊朗完全有理由對美國“禮尚往來”。

當然了,伊朗能夠如此毫不掩飾公開“炮轟”美國、批評拜登,只能說明,伊朗對如今的美國不抱有任何期待,因此,即便得罪美國,也沒有什么顧慮。

自從美國在特朗普時期,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公然撕毀“伊核協議”之后,美伊關系就急劇惡化。過去的幾年里,美國在能源出口領域對伊朗進行單方面的限制,阻礙其石油正常出口,還把伊朗的國家武裝力量——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名單”。

后來,拜登上臺之后,雖然釋放出了想和伊朗重啟“伊核協議”的積極信號,但在實際行動上, 卻仍然咬緊對伊朗的制裁不松口,這導致雙方談判再度陷入僵局,至今都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但這樣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如今全球能源緊張,油價飛漲,美國迫切的需要中東產油國們加大石油出口,壓低全球油價,緩解美國的通脹壓力。所以,美國近期又擺出了一副想要緩和關系的姿態,希望換取伊朗等國的石油出口承諾。

但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美國橫行霸道對伊朗等中東國家胡亂揮舞制裁大棒的同時,后者也開始探索自己的一套體系,不愿處處受美國的鉗制。

在深受美國制裁的這幾年里,伊朗積極探索新思路、為本國的石油出口尋找到了不少新買家。同時,伊朗也在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一邊同中東地區的近鄰們改善關系,一邊將橄欖枝拋向東方,以能源為通道,同亞洲國家們發展合作關系。

今年9月,在撒馬爾罕召開的上合峰會上簽署了伊朗加入上合組織的備忘錄,這意味著伊朗終于獲準加入上合。同時,伊朗外交部還公布了另一個合作的喜訊,表示該國已經正式提交了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

伊朗敲開了“上合”的大門,又奔赴“金磚”,這說明美西方國家試圖孤立別國,最終卻孤立了自己,越來越多的國家敢于對霸權主義說不,并且愿意相信希望在東方,愿意以合作來改寫以美西方為主導的舊秩序。

后知后覺的美國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又開始使出了“經濟封鎖、政治施壓和軍事威懾”的三板斧,試圖逼迫伊朗就范。但是時代已經變了,美國這些招數不僅難以奏效,還砸中了自己的腳。

如今伊朗對美國的態度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在今年的聯大召開期間,伊朗總統萊希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就直言不諱的指出“美國不值得信任”,并且表示不會在《伊核協議》的問題上進行讓步,除非美國能夠兌現承諾,否則這件事沒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或許從一開始,美國只是想通過該協議來迫使伊朗滿足自己的一些條件,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攻守之勢已變,在不知不覺之中,伊朗已漸漸的占據了談判的主動權,美國現在若是還想靠手里的那點籌碼來和伊朗討價還價,恐怕沒那么容易了。

事實上,以小見大,美伊如今的博弈局面,也反映了美國對國際事務掌控能力的下降,更映射了如今的霸權主義和反霸權主義的斗爭現實。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憑借著自身的經濟、軍事優勢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瘋狂收割他國經濟果實。但在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在發展,以經濟實力鑄造國家基礎,以國防建設捍衛人民安全,如今的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敢于為正義發聲、反對霸權主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