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宇 林昊 郭鑫惠)在泰國曼谷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門口,整齊地停放著10輛藍色SUV,車身上印著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的官方會標和GWM(長城汽車)字樣。本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這里舉行。中國汽車品牌長城的哈弗H6此次被選定為會議的官方指定用車,它們將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為參會代表提供出行服務。
談及被選為會議用車的原因,長城汽車東盟區域總裁張佳明說,哈弗H6是長城汽車在泰國本地生產并推出的首款新能源車型,它在泰國上市16個月已經累計14個月度成為細分市場銷量冠軍,深受市場認可。
中國汽車品牌被APEC看中還與泰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產業的重視和泰國的能源轉型政策密不可分。泰國外交部新聞司在回復記者的書面采訪時說,使用電動汽車作為本次會議的官方交通工具,正契合今年APEC會議的主題“開放、聯通、平衡”,充分體現了泰國政府對可持續增長的關注,對氣候問題的重視,以及舉辦一場“綠色會議”的決心。
泰國希望借在泰國舉辦高規格會議的契機,讓這些行駛在路上的電動汽車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泰國總理巴育在去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上正式承諾,泰國將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汽車工業領域,根據規劃,到2030年,泰國電動汽車產量預計將占汽車總產量的30%。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以傳統汽車工業為生產支柱之一的泰國正致力于轉型成東南亞的電動汽車制造和出口中心,泰國的電動汽車產業也隨之迎來高速發展期。
不少中國車企察覺到這一趨勢并積極開拓泰國市場,希望能在“日系車”占主流的泰國搶占先機,改寫產業競爭格局。其中,上汽名爵、長城汽車已先后在泰國投資建廠,在當地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規模。今年9月,比亞迪也宣布將在泰國建設電動汽車工廠,計劃年產量達15萬輛。
由于產業鏈和地理優勢,泰國也成為中資車企不約而同的選擇,它們大都將該國作為自己右舵車的生產基地,并形成了輻射東南亞及澳大利亞、新西蘭市場的格局。現在,這些企業又多了一個目標,即在電動汽車領域率先突圍。目前來看,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泰國市場已經站穩腳跟,這首先是由于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在技術研發、產能、成本控制等方面較國際老牌車企具有明顯優勢。而得益于泰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政策支持,中國企業的行業優勢正迅速擴大。此外,長期在泰國占據主要地位的日系品牌在電動汽車領域轉型動作相對遲緩,這些都讓中資車企得以彎道超車。
電車銷量逐年增加
深耕泰國市場近十年的上汽正大有限公司(中國上汽集團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于2019年推出第一款純電動汽車,該公司目前在泰國共擁有四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兩款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在泰國居于領先地位。11月底,該公司預計還將上市一款新純電動車型。
自2019年底進入泰國市場以來,長城汽車現已推出兩個品牌共五款新能源車型,其中一款整車進口的純電動汽車歐拉好貓更是成為泰國市場的現象級產品,目前仍然有近3000個訂單等待交付。
據泰國智庫開泰研究中心預計,受燃油價格上漲影響以及泰國電動汽車激勵政策的推動,今年泰國電動汽車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萬輛,而這一數字去年僅為2000輛左右。
開泰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汽車產業專家凱瓦林說,電動汽車銷售數字將逐年增加,同時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汽車制造商選擇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泰國政府希望,到2035年該國銷售的每輛新能源汽車都在泰國國內生產,形成完備的產業鏈。
助力發展充電網絡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城和上汽正大兩家公司在泰國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均為整車從中國進口,但兩家企業都已有明確計劃將產業鏈逐步向泰國轉移。據長城介紹,目前該公司在泰國市場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已達到約45%,該公司正在有序推進泰國的電池、電驅動、動力系統及零部件配套產業布局,計劃2023年底實現電池模組的本地化生產,在2024年實現純電動汽車的本地化生產。上汽正大也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申請參加泰國政府的電動車補貼計劃,承諾未來在泰國生產純電動汽車。
凱瓦林表示,目前純電動汽車市場在泰國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除了供應鏈的因素,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可負擔性和充電站的可用性仍存在擔憂。長城汽車的張佳明坦言,目前泰國充電站、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尚處于起步階段。
但中企針對充電設施的布局也不遺余力。例如,長城與泰國國家電力局、省電力局以及大都會電力局合作,在全泰不同地區建設充電站。上汽正大在全泰100多家經銷商門店設置專屬充電樁,并與泰國國有和私營企業合作發展該國充電網絡。
這一周,中國的電動車將頻繁往來于APEC會議的各個指定地點,為代表團提供通勤服務。
張佳明說,參與APEC會議相關內容與活動,將是長城品牌一個極好的展示平臺,希望能借此機會擴大中國品牌的知名度,讓世界看到中國汽車在這新一輪變革中的亮眼表現。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