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不...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不再判定次密接、密接管控由7+3改為5+3、跨省旅游不再與風險區聯動管理、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糾正核酸檢測"一天兩檢""一天三檢"等不科學做法??疫情防控二十條優化措施發布后,各地正積極調整防控措施,針對調整過程中,廣大群眾的各種疑問,相關部門這兩天不止一次作出解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更是兩次發聲,給出權威回應。
特別是下午的這場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一再強調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其中明確,今后國內發生聚集性疫情,只有密接需要集中隔離,沒有必要對次密接提級管控、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群體可免予查驗核酸證明。另外,針對大家關心的,不少地方減少了核酸檢測點,如何緩解檢測供需矛盾,以及今后是否還需要堅持做核酸的問題,發布會上也給出了回答:只有在感染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發生社區傳播和疫情底數不清的時候,才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同時,會科學精準地優化核酸采樣點布局,靈活地為"愿檢盡檢"和"應檢盡檢"人群錯時錯峰提供采樣服務。
要確保二十條優化措施落實到位不走樣,既要防止"一封了之",也要防止"一放了之"。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該管住的還是要管住。比如:跨省游客仍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乘坐交通工具,同時堅持"落地檢"。
優化不是放松,更不是放開和"躺平"。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的"動態清零"總方針沒有變,要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需要所有人的理解與繼續堅持。
(編輯:邵晨星 實習編輯:陳含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