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屢屢用“手段”認購豪宅新房成功 栽了

導讀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這...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這些年,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了相應的限購政策為樓市降溫,其中,婚姻狀況往往決定了買房資格,于是,一些人為牟利動起了“一紙婚約”的歪腦筋。今年8月份,有舉報反映,上海市民項某通過偽造“假結婚證”的方式騙取購房資格與購房積分,涉及浦東的兩處樓盤。記者就此問題向浦東新區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核實,相關部門調查后近日回函表示,項某偽造結婚登記文件購買房產的行為的確屬實。

根據爆料人信息顯示,項某的身份證以310開頭,應屬上海戶口,根據當時上海限購房政策,上海戶籍單身家庭只能購買一套房;上海戶籍已婚人士可多購一套房。據爆料人稱,2020年,項某與前妻離婚后,利用偽造的外地結婚證騙取購房資格,在浦東新區濱江凱旋門小區購買了一套住房。當時,該住房的開盤最高單價超過20萬元,之后,二手房價格普遍上漲,項某從中獲取了巨大利益。

記者將問題反映給浦東新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后,相關部門進行了調查,通過委托第三方外調進行查詢,經當地民政局確認,項某提供的結婚登記文件系偽造。

相關負責人透露,經貴州的婚姻登記處核實情況后,中心昨天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等待處理結果。同時,記者也從浦東房地產交易中心了解到,項某還通過“假結婚證”認籌了另一套位于前灘的房屋,目前兩套房屋均已辦理產證。而項某與前妻也已復婚,并將位于濱江凱旋門的房子轉移到了妻子名下。

為了買房牟利,項某不惜鋌而走險,但百密一疏,終被識破。但為何項某可以用一張“假證”屢屢得手,有關部門卻發現不了?無獨有偶,2020年7月,某房產公司職員李小姐,同樣用假結婚證通過了購房審核,手法與項某如出一轍。所幸,李小姐尚未辦理不動產權證,涉事區房地產交易中心目前已凍結其辦理手續,并報警處理。

負責人表示,中心目前會對購房人提供的材料進行申報材料一致性審核,并經大數據進行比對,但目前本市房管部門與外地民政系統尚未對接。李小姐所提供的婚姻材料不屬于本市范圍,交易中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很難核查其真偽。之后,中心委托外調機構對結婚證進行了核實。

據了解,為了嚴格審核購房人資格,以2021年4月25日為界,本市購房流程也曾進行過調整。此前,交易中心對購房人婚姻狀況等信息核查工作,是在選房與網簽備案之后;而流程更改后,則是先比對審核材料信息,后進行搖號、選房和網簽,雖然相比之前更為嚴謹了,但對于無法通過大數據比對查詢外地結婚證真偽的問題,仍無直接有效的核查途徑。浦東新區相關部門表示,目前的防范措施,只能靠購房人自覺更新戶口本信息為證,“夫妻雙方都要更新戶口本,才能知道你這個人是未婚狀態還是已婚狀態”。

無論流程如何變化,各區交易中心都對購房人資料負有核查責任,發現漏洞后應趕緊查漏補缺。另外,限購政策關乎社會公平,項某通過偽造證件這一違法途徑購買房產,謀取利益,也須付出代價。據初步了解,項某為房地產自媒體從業者,是否涉嫌利用自身熟悉政策的優勢“鉆空子”,仍待進一步調查。記者從浦東警方處了解到,針對項某使用假結婚證一事,他們已立案并展開調查,將視情節輕重追究項某使用假證的責任。按照以往的執法實踐,對于使用假證的嚴重程度而言,使用次數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項某目前購兩套房,使用兩次假證,夠不夠刑責、最終能不能入刑,還有不確定性。而房產交易中心也表示,將限制項某通過不法手段獲得的房產另行交易,但并沒有直接采取產權登記作廢的處置手段,也就是說,項某作為產權人的地位暫時沒有改變。

需要指出,此案涉及上千萬的巨大利益與社會公平,目前的處理并非最終結果。利用偽造的證照騙取購房資格,其購房交易行為自始就帶有違法性,按照一般交易行為的認定原則,違法交易自始無效,處理上就是回到原始狀態,房產返還、錢款返還,違法行為另行追究。對此,市民評論員、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沈亮建議,公安機關不僅從使用假證的次數,還要從更多的維度考量項某違法行為的嚴重性。同時,房產交易中心也表示,會對涉案房屋后續交易進行部分限制,“目前來講他這個房子動不了了”,待公安機關結案后,他們也會專題討論,再作最終處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浩亮 實習編輯:衛思冰)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