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數字技術已經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讓數字文明發展紅利惠及更多人,成為社會關注話題。
11月17日,在中國互聯網大會閉幕式論壇上,螞蟻集團客戶與公眾溝通部總經理、藍馬甲行動發起人蘇慧透露,致力于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的藍馬甲助老公益行動有了新進展,藍馬甲數字助老實驗室已進行了升級。
2020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幫助老人更好地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文明成果,已經形成了社會共識。滿足老年人對享用數字技術、數字生活的渴求,是科技企業的責任。
近年來,眾多企業順應老年人的數字化需求,積極開展適老化服務,如藍馬甲聯合貝殼公益在南昌推出健康碼公益服務地圖,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聯合高德地圖打造“ 助老暖心〞出行計劃,幫助老年人享受到數字技術的紅利。
蘇慧認為,彌合數字鴻溝,既是國家倡導的,也是企業應該努力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在老年朋友們遇到手機操作困惑時都能及時在身邊找到身穿藍馬甲的志愿者,藍馬甲是一個方便老年人識別的標識。”蘇慧介紹,2020年9月,藍馬甲行動正式啟動。從老人常去的銀行、超市等固定駐點、到走進社區、老年大學深度講座;從移動的防騙助老大篷車走街串巷,到沉浸式助老防騙展多城落地;從上線在線課堂到設置疫情防控專區……2年時間,2.6萬名志愿者走過70余個城市累計服務39萬老人,開展數字助老防騙公益活動2.8萬場。
今年6月1日,螞蟻集團啟動ESG可持續發展戰略,“服務數字社會建設”、“多元平等與包容”作為重要子議題上升為集團重點工作。會上,蘇慧透露,今年,依托藍馬甲行動,推出的“數字助老實驗室”已于日前進行了升級,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應用到助老服務中來。通過“長輩模式”、老人專屬人工客服“暖洋洋熱線”、24小時助老課堂、長輩版防騙碼、無障礙認證技術、AI叫醒熱線等場景,讓老人“無感”體驗到更便利的服務。目前,已經服務超過2000萬人。
“關注適老化,促進數字包容,構建數字文明社會,是關乎我們每個人的事。”中國人民大學智慧養老研究所所長左美云呼吁,希望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能積極參與,提供更為友好的適老化、多元化服務,做好數字文明助老的補位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