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最注重的就是同學和老師看自己的眼光,當同學們抱著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時候,學生的上課狀態會受影響,長此以往成績一落千丈,但是那些習慣性“看熱鬧”的同學,并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什么。
對于這個備受歧視的同學來說,一旦心理防線崩塌,負面情緒就會如潮水般洶涌,輕則學生郁郁寡歡,重則后果不堪設想。
有這樣一個11歲的女生,花一樣的年紀,就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她選擇從高處一躍而下,自證清白,而讓她不堪其擾的污名來源于校門口的一家店——莎莎文具店。
莎莎文具店后續來了,因3塊6“送走”11歲女生,警方給出回應
如果你去文具店買紙筆,花了3塊6毛錢,非常自然地付款走人,結果反被文具店老板攔住說你沒付錢,還翻你的書包,說你偷了文具,并且在店門口張貼你的照片,你會怎么辦?
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貴州畢節一所實驗學校11歲女生的身上,本是一件小事,解釋清楚,還原事實就可以了,但是因為老板的一系列舉動,女生從高樓縱身一躍,以示清白,按從此再也回不來了。
因3塊6“送走”11歲女生,“莎莎文具店”被掛上熱搜,事情在女生走后才被調查清楚,監控證明,同行的兩個同學也作證,女生并沒有過錯,但這事實她的單親媽媽能聽到,她的同學、老師能聽到,陌生人也能聽到,只有她聽不到了。
那位老板是覺得自己的做法很英明嗎?將“重金懸賞小偷”的字樣掛在店門口,看著過往的同學和家長看完帶著嘲笑離開,心里就這么爽嗎?
事情發生以后,很多人都為女生鳴不平,當地的學生和家長都自發地到這家文具店門口,幫助女生的家長,隨后莎莎文具店后續來了。
警方給出回應:正組織調查,但不予通報。也許這樣的事情沒有辦法直接將責任落實到老板的頭上,但大家心中的憤懣不減分毫,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她在班級里是如何度過這些天的,學校的同學又會用什么樣的眼神看她?
學生的百口莫辯很可憐,老板的不依不饒更可恨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誰都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這個女生當時有多么無助,心理承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不知向何人傾訴,百口莫辯的滋味不好受,被潑臟水怎么也洗不掉的冤屈,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都無法感同身受。
據知情人透露,女生還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與母親相依為命,這場“鬧劇”伴隨女生的離去戛然而止,可家長的心痛怎么解決。
大家可憐女生的同時,更對文具店老板的不依不饒感到可恨,還有人說這家店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有些同學就曾在這吃過虧。
家庭和學校都是保護學生的最合適之地,家長的陪伴至關重要,學校的教育一直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如果老師和家長早一點了解,找到合理的辦法,也許就能制止悲劇的發生。
學生被誣陷,家長和老師應該保持什么態度?
但凡學校少一些“唯成績論成敗”的教育觀念,多對學生的生活和成長多一些關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大家希望事情能調查清楚,當其他學生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家長和老師能正確處理,也算有一個借鑒的意義。
學生被同班同學誤會,這個時候自己能解決的要及時和同學溝通明白,如果不能解決的要找老師出面主持公道,在班級里學生難免會有些八卦,但是隨意嘲笑別人的做法老師要及時制止。
如果學生遇到的問題出現在校外,家長就得肩負起教育的重任,不能聽之任之,學生視家長為靠山,受到委屈的時候,忍不能解決問題,家長得拿出處理事情的態度,別想著工作忙,口頭答應學生解決,但不付出行動。
在學生的小小世界里,裝著知識,裝著家人和同學,當這些人都不能為自己的委屈伸張正義的時候,學習知識就變得單薄而無用,學生難免會選擇走極端,但愿在學生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能多一些人站在她這邊。
有人能相信自己,尤其是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每天都要見面,大家都抱有善意的微笑,那學生心中的陰霾就能散得更快。
今日話題:你怎么看待這件事?(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