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俄羅斯軍隊剛從赫爾松市撤向第聶伯河東岸,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便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座擔任赫爾松州首府的城市。
14日當天,也就是烏軍進入赫爾松市3天后,澤連斯基突訪赫爾松市,慰問了駐扎在當地的烏軍和沒有跟隨俄軍撤離的居民,他堅定地向軍民們承諾:俄軍的撤離標志著“戰爭結束的開始”。
很顯然,澤連斯基的言論既激勵了士氣和民心,也透露了基輔政權的雄心——真正的大反攻正式拉開帷幕了,烏軍誓要奪回所有被俄占領的土地!
此時此刻,莫斯科方面卻傳出了3個消息,足可見俄方并不甘心于暫時的戰略僵持,而是在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消息一,俄羅斯總統普京提交法案,允許當局吊銷反對俄“特別軍事行動”的入籍俄羅斯公民的護照。
日前,據俄羅斯官媒報道稱,普京對4月份通過的《俄羅斯公民法》提出了修正案,提議吊銷“散布關于俄軍的假新聞”或“抹黑俄軍形象”者的護照,這些人也有可能因此獲罪。
除此之外,如果有人公開呼吁“侵犯俄羅斯的領土完整”,那么他們會和屬于“不受歡迎組織”的成員一樣,被俄羅斯政府剝奪俄羅斯國籍。目前,該法案還規定“煽動極端主義、侮辱俄國旗和國會、恐怖主義、威脅政府官員的生命和販毒”等情形,也會被撤銷俄公民身份。
但必須要注意的是,這些法條僅適用于歸化的俄羅斯公民,而那些與生俱來的俄羅斯公民并不會因此被剝奪公民身份或被吊銷護照。
很顯然,莫斯科方面的上述做法,并非像批評人士所說的那樣:只是為了單純地壓制國內的反戰聲音。實際上,俄方此舉重點在于打擊謠言,以及揪出那些擁有俄國籍身份,卻仍在為他國利益服務的歸化“叛徒”。
正如俄議員維亞特金所言,“每個人都必須做出決定:要么你支持你的國家,要么你不支持”。不難看出,俄軍從赫爾松市撤退后,俄羅斯內部迫切地需要穩住軍心和民心,也需要加強對外部勢力滲透和煽動行徑的防范和打擊。
但也別忘了,這一于4月份通過的俄公民法草案,還減少了對20多類群體獲得俄公民身份的要求,擴大了俄總統授予他人俄公民身份的權力,并非是克里姆林宮用來“排除不同政見”的武器。
須知,非常時期需非常之舉,非常手段才能盡非常之責。
消息二,普京還簽署了一項法令,允許外國公民在俄羅斯軍隊服役。
當地時間14日,據俄媒報道稱,普京簽署的這項新法令規定,那些擁有外國公民身份、居留證或擁有俄羅斯境內永久居留權文件的人,也可以在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服兵役。
而在此之前,在俄外國人只有簽訂合同,才能在俄軍服役。換言之,俄政府放寬了征兵入伍的條件,外媒聲稱這為俄方招攬外國雇傭兵并派其前往烏克蘭戰場鋪平了道路。
當然了,此前一直有人懷疑俄軍早已招募外國公民參與“特別軍事行動”。
有消息稱,一名來自非洲國家贊比亞的23歲公民,此前曾在俄羅斯被定罪,但前不久被發現戰死在了烏克蘭境內。眼下,贊比亞外交部正在調查,有人聲稱這名罪犯是為了減刑才參與了戰爭。
無論真相如何,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俄方仍在加強補充兵員的行動。
誠然,俄國防部在10月28日剛剛宣布完成了超30萬人規模的部分動員,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兵員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新技術和武器的使用方法。所以,如果俄軍開始接受外國雇傭兵,那就能更快地形成戰斗力、投入戰場前線。
除此之外,俄聯邦委員會在11月初還討論了恢復兩年服役期的可能性,可見莫斯科正在嘗試著調整國防政策,只是亡羊補牢,為時晚否?
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軍隊招募并投用外國雇傭軍、私人軍隊和“瘋狂”志愿者的行徑已經證明,這些人在作戰過程中會制造大量暴行和慘劇,從而引發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
所以,倘若俄軍要招募外國雇傭兵,那么如何約束和管理他們,將是莫斯科方面必須注重的問題。
消息三,俄羅斯著名地緣政治學者發聲,強調了他對普京的支持。
日前,俄羅斯政治分析家亞歷山大·杜金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示,“西方已經開始暗示我和俄羅斯愛國者們,在俄軍撤離赫爾松后開始轉向反對普京,甚至要求他辭職”,而真相是“沒有人背棄普京,我和所有俄羅斯愛國者都無條件支持他。”
很多人都聽過杜金的大名,有人稱他為“普京的大腦”、“俄羅斯的國師”,也有人說他是“最危險的思想家”、“現代妖僧”。而在8月份,杜金的女兒還死在了烏克蘭特工的暗殺之下。
就這樣一位據稱對普京的決策有較強影響力的人,在俄軍宣布撤離赫爾松市后的幾天內,多次公開批評普京沒有盡到保護好“俄羅斯城市”的責任,甚至說普京有可能面臨“雨中之王”的命運。
在文學作品中,“雨中之王”是指一位未能在干旱期間提供雨水而被殺害的國王。
不得不說,杜金的言辭十分尖銳,且明顯有些出格。但嚴厲的批評過后,似乎感覺到自己的言論已經被西方歪解,杜金便第一時間站出來,以強調自己仍然愛國并支持普京。
可見,這位專心研究歐亞地緣理論、影響了不少俄羅斯精英階層的學者,可以接受愛國者們對政府的批評,但絕不接受外國勢力的無端指責與煽風點火。
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的內部形勢也很復雜,“硬漢”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正承擔著巨大壓力,俄烏局勢也因此充滿變數。